今年1月13日,iPhone4S上市首日,全國各地瘋搶“蘋果”,北京甚至還出現黃牛打架、驚動警察的事件,蘋果宣布取消該店發售。同時,由于備貨在首發當天就被“一搶而空”,蘋果方面還宣布暫停京滬5家內地直營店的iPhone4S銷售。
率先開售iPhone4S的中國聯通網上營業廳繼1月13日凌晨癱瘓40分鐘后,當天上午再度癱瘓,眾多焦急購買的消費者只能望梅止渴。
1月31日,為了避免內地iPhone4S發布首日的“不和諧”事件再度上演,蘋果香港網站宣布推出一個iPhone搖號預訂系統,規定每人最多預定兩臺。消費者每天上午9點到中午12點可提交申請,寫清自己欲購買的機型,并接等待蘋果搖號,抽中才能購買。
在層出不窮的消息刺激下,消費者的胃口被越吊越高,饑餓感也越來越強。
幕后多重推手
庫存幾百萬臺,擠牙膏式的發貨、配合大量事件營銷拉升關注和渴望,蘋果一直在詮釋著“營銷創造價值”的含義。
有營銷人士指出,“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同時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
有業內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時常缺貨、價格炒高是蘋果、運營商、渠道商、黃牛等幾大推手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蘋果對于授權經銷商有著嚴格的把控,“蘋果對產品的銷售節奏是有具體的時間表的,比如有的授權經銷商10月5號就到貨了,但按照蘋果的要求,要到10月20號才能開賣,如果經銷商擅自銷售,會按照協議規定進行罰款。”在這樣強有力的控制下,iPhone“奇貨可居”也就不足為怪了。
他同時指出,由于運營商對于iPhone4S在不同地區的配貨量存在很大的差別,導致一些地區的銷售渠道時常出現斷貨的情況,“為了能拿到產品進行銷售,一些運營商渠道會在不同地區進行加價串貨,這也導致了iPhone4S的價格被炒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