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生命數字密碼”的課程一期費用為6000~7000元人民幣。
租賃寫字樓中的一間,沒有辦學資質,一個或幾個來自我國香港、臺灣或美國的“老師”,就是作坊式的心靈課程的普遍運作模式,不要小看這樣的機構,幾天短暫的“心靈課程”,組織方有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上千萬的錢款收入囊中。
在一家名為“北京誠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坊里,課程被分為四期。如果上完命名為“探索”、“蛻變”、“里程”和“智泉”的四期課程,一名學員的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一期的“探索”課程人數最多,短短5天半課程的價格是4400元,人數多的時候一期學員超過百人。
CYE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曾對外名為“傳承工作坊”,“英屬維爾京群島起承轉合股份有限公司”、“領導才華探索工作坊”等。在該工作坊的課程中有涉及催眠和類似精神傳銷的部分。在學習的某個環節,老師要求學員發展“海星”,宣稱,“為了培養自己的愛心,使自己的愛心在實踐中成長,更好地提高自己,把自己的成就分享給其他的親人朋友一起參加這樣一個美好的、可以給你更崇高的、更有意義的人生目標的培訓。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一位上過所有課程的學員告訴記者,在該工作坊學習期間,她認為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敞開自我。也提升了工作上的領導力,甚至拓展了自己的人際關系。但也有一些學員認為,該課程十分“唯心”,讓人們變得更加偏執和自我,與社會脫節。
李嵐的一個朋友就是極端的例子,在上完某個“心理課程”后,她辭去原本待遇優厚的工作,進而做起了推銷生意。因為急功近利向自己的朋友推銷產品,甚至失去了原本的不少好友。但她自己卻頗為自豪,“我以前比較內向,現在我可以當著幾十個大男人的面推銷婦女用品”。
應警惕心理“黑洞”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在紛繁復雜、燈紅酒綠的都市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憊,他們在尋求心靈解放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尋求突破自我,而有些商家則瞅準機會,將個人目的蘊藏其中。
心理學家J.Haaken及社會學家R.Adams參加完一個名為“生命源泉”的心理課程之后于1983年在《精神科醫學期刊》(Psychiatry)發表論文稱:“這個課程受人歡迎,是由于它挑起人在暗里的 自我主宰 (原文為narcissistic)的心理結構,學員會慢慢地接受一套自我中心的世界觀,大量采用 非黑即白 的分類,絕對化的邏輯,鼓吹神奇的想法”;“課程強調情感,排斥批判性的理性思維。結果,除非那人已經擁有一個良好的世界觀及處世技巧,否則,在飆升的期望和現實世界的難變之間,難以調和其間的矛盾。因此在心理上獲得持久進步的機會十分微少,甚至可能引來心理傷害。”
催眠是這些心理學課程中應該被格外警惕的一個環節。“催眠是這些心靈課程中常見的,催眠的感覺就好像拉開抽屜,把沉重的情緒全部放空。但也應該注意,有些老師會把個人的東西放進去。”李嵐提醒。
很多人認為催眠是讓人昏昏欲睡,實際上,催眠是讓人的主意識集中在一點,在這種狀態下,潛意識被喚醒,對事物的接納度大大提高,在催眠狀態下,不同的心理暗示會對人發生不同的作用,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電腦游戲也是一種催眠。在集中精神下,游戲會帶給游戲人極大的滿足感,有些人甚至為此脫離和排斥了真實社會。
此外,心理課程利用很多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比如群體效應,在特定的群體之間,一些情緒被感染放大;再比如共情,通過換位思考來接納對方的感受和經歷。這些和“傳銷”中的洗腦有種種異曲同工之處。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身心靈課程之所以在社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甚至出現違法事件,并且還能夠讓那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深陷其中,跟當前社會轉型期的信仰缺失有關。“很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虛, 但又沒有堅定的理想與信仰,才使得宣傳怪力亂神的理念大有市場。”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游小挺本人多年研究科學心理學,對社會上的種種“心靈課程”也有所研究。她告訴記者,當下人們心靈空虛,整個市場也是良莠不齊。被查抄的廣東靈修是一個“譚崔”課程,該課程確實涉及兩性關系。但靈修市場也有一些積極和光明的方面,比如讓人們活在當下,追求自身的光明。不能因為市場出現了一些偏門的東西就否定整個市場。此外,游小挺強調,不要指望圣人出現,一些靈修老師自己也不能處理好兩性和親密關系。要有自己獨立和理性的判斷,“過度膜拜導師,只能走向另外一個歧途。”
(文中李嵐與向水均為化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