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和啟明甚至都參與到了愛樂活從百度中分離出來的全過程。李豐表示,愛樂活要是在百度體系內部做,就要按照百度的規則來辦事。童士豪也認為這個項目如果在百度的體制內生存恐怕很難成功。
脫離百度單獨運營,僅僅剝離的過程就耗時一年多百度的很多無形資產需要估值。而百度無形資產的估值占了愛樂活股份比例的一半以上。
據悉,百度將原有的“有啊”團隊創業員工打包,加上百度可以支持的流量,按照未來一年內愛樂活可能達到的規模進行估值。這個估值在和IDG及啟明兩家投資人談時打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折扣。
這使愛樂活開創了互聯網公司的一個融資極品:首輪融資就達五六千萬美元。而一般的互聯網創業者能拿到500萬美元就已經十分幸運。
當然,作為投資人,李豐看重的不僅是百度能夠給愛樂活提供流量,愛樂活其實和百度其他應用之間也可以互利互惠,蔡虎所得到的商戶信息也可用來豐富百度地圖里的信息,而地圖的信息也可給愛樂活提供基礎商戶信息。事實上,在美國基于地圖應用所帶來的收入已經占到互聯網收入的25%。此外,百度除了投入現成的團隊外,還有當時做“有啊”時的數萬商家資源也在其中。
兩大強敵
蔡虎對愛樂活的構想分為兩部分。愛樂活一端要通過分享型的圖片、信息來吸引用戶“逛”,另一端是商戶,通過信息對接將有需求的用戶接到商戶一端,除了廣告費外,未來產生收入后還可以與這些商家分成。蔡虎并不想像團購那樣打價格戰,他希望這種撮合是一種精準的推薦和匹配,并具有強大的粘性。他給自己的定位是25~35歲之間消費中堅白領女性。
現在,凡是希望做成一個平臺的公司都希望把交易環節留在自己的流程上,愛樂活也不例外。之所以蔡虎認為生活電子商務有未來也是因為他認為愛樂活最終將成為一個閉環。
無論是投資人還是蔡虎,都希望愛樂活的殺手級應用是把分享做好之后,再把分享連到線下購物,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蔡虎透露,從現在的商業模型來看,愛樂活大約有60%~70%以上都是媒體收入,其他30%~40%是傭金收入。事實上,盡管現在百度的無形資產估值占了50%以上股份,但目前百度給愛樂活貢獻的流量僅占10%左右,愛樂活最大的流量來自于騰訊。而另一端的商家,愛樂活已經簽約了近4萬家。這些商家都將成為愛樂活的服務提供商。
這無疑將令愛樂活遭遇兩大強敵淘寶和騰訊。
事實上,愛樂活打動投資人的地方不僅是因為有百度的強大支持,還因為在百度、IDG和啟明創投分析之后,他們都認為此前“有啊”的類淘寶模式本身就存在問題。線下零售運營層面的東西較“重”,比如品質控制、品類管理、貨品選取、配送、倉儲這些百度都不擅長,或者說是基因里不太擅長的。但愛樂活定位是在生活服務領域,沒有“搬東西”的這個要求,可以發揮百度在信息整合上的優勢,將需求信息流導給商家。
對于淘寶,蔡虎唯一忌憚的就是聚劃算,但自從聚劃算鬧出腐敗事件之后,蔡虎覺得愛樂活的強大競爭對手已經不再存在。而愛樂活最需要防范的另一個競爭對手騰訊。
李豐也稱,騰訊也可能做生活服務類的電商。也是有兩種選擇:放在騰訊公司里面做或者單獨拿出來做。但騰訊線下的基因比百度的還要少,騰訊基本是偏用戶,沒有多少商戶拓展的經歷。百度最早做過代理商模式的廣告銷售,當時做的就是渠道拓展。愛樂活也可以適當借助當初的模式,使用代理去拓展與商戶的合作。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愛樂活現在的這個模式跟百度最早做的拓展渠道的工作沒有本質的差別。
李豐認為,愛樂活可能不會產生“爆發”,但是將會在持續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長期的用戶價值。而童士豪則稱,作為投資人他最大的擔心是,這個團隊剝離出來后是不是仍然能按照預期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