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顧客的黏性,王慧對于Outlets淘來的大折扣商品不會按照它們的原價出售,比如5折淘來的商品通常她以原價的8折出售,這只是她服務的一個手段,因為對于正品的代購來說,核心的競爭力無非是時間和價格,而后者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強。
對于那些零散的去專柜代購的商品,王慧的定價很簡單,她收取的就只有在國外專柜價格基礎上一定比例的代購費。國內買家還需自行承擔國際運費以及該商品在美國所被征收的消費稅。
因為美國各州的消費稅率各有不同,商家標簽標注的通常是未計算消費稅的價格。王慧所在的密歇根州消費稅為6%,除了一些免稅州以外,美國其他各州的消費稅大都在4%~7%之間。而我國對Cye奢侈品征收的消費稅高達30%。難怪不少業內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曾多次呼吁:“若要減少國內外奢侈品差價,相對降低關稅而言,調整消費稅更為迫切。”
為了獲取價格上的優勢,王慧除了去Outlets買貨、囤貨之外,她平時就是密切關注品牌的官方網站,一到“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官方網站會發布產品的折扣信息,王慧也都會借此囤上一些折扣商品。
難題
國內買家最后支付的價格為:美國商品標簽的價格×(1+消費稅率)×(1+代購費率)+國際貨運費用。當然具體的商品存在差異,但代購的國內買家支付的這些所有費用總和,通常也只是國內專柜價格的70%左右。
兩年下來,代購網店為王慧帶來不小的經濟收入,這背后也是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2011年我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265億元,同比增長120.83%,預計今年將飆升至480億元。目前化妝品、奶粉、箱包占據代購商品前三強,緊隨其后的是服裝、電子產品。
但王慧對于代購的前景卻沒有上述數據顯示的那么樂觀。她的憂慮與代購一直以來存在的風險有關,那就是國際貨運。過往同行用郵政運輸商品被海關抽查到補交稅款的經歷已耳熟能詳,1000美元的化妝品若被海關截獲那便意味著代購商家要補四五千元人民幣的稅費,這可能是代購商家一個月賺取的利潤。
今年4月,海關又出臺新政,規定所有境外快遞企業必須使用EMS清關派送包裹,很多須按照貿易貨物通關,需要被檢查補繳稅。這直接導致代購物品的價格上升,而轉運公司也重新調整價格,有的漲幅在50%以上。
現在王慧要從美國寄一個包包的國際貨運費用差不多就在200元左右,如果這部分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恐怕很難再保持自己的價格優勢,而不轉嫁,又面臨利潤太薄難以為繼的兩難局面。
為了想辦法減少貨運成本,王慧也考慮通過個人攜帶的方式通關。每次先生或是先生的學生回國,王慧都會委托他們集中帶一些貨品回國放至她國內的合作伙伴處。但因為中國入境居民能攜帶的免稅物品不能超過5000元,超出部分則須繳稅,這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隨著離職空姐被判刑的消息傳開,有一些網絡代購商家延后了發貨甚至暫停了業務,而王慧對未來的代購也產生了遲疑,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堅持下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