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沒這么簡單。米切爾說:“將產品賣給醫院就像猛攻一座城堡。它們的體制無法進行有效率的采購。每個決策都有太多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以至于沒人能對項目拍板。”第一道關卡是不愿承擔風險的醫院實驗室主任,他們大多從未聽說過大眾血液公司,對該公司的血液經紀人證書也不以為然。
即使過了實驗室主任這一關,你還得拜訪醫院的首席財務官或其他負責訂貨的人。米切爾和鮑曼去年到波士頓的一家醫院去,希望能簽署合同,不料竟被10多個醫生和管理人員嚴加盤問 —— 他們根本無意和大眾血液公司做任何交易。
到面前為止大眾血液公司只抓住過兩次機會,與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市(Charleston,W.Va.Cye)的一個雙醫院系統以及加州奧克蘭市(Oakland,Calif.)的某機構簽署了銷售合同。該公司尚未盈利,去年的年收入為50萬美元,毛利率為18%。到明年這個時候,由于該公司將獲準在紐約和新澤西州出售血液,鮑曼預計公司將扭虧為盈。
該公司一直難題纏身 —— 首席市場官走馬燈式地換人就是其中一個問題。多年來,醫院和血液采集中心的運營模式基于血液短缺的假設,這導致不太緊急的選擇性外科手術時而會被取消。經濟衰退造成選擇性外科手術數量暴跌和血液供應過剩。評論家稱這給予大眾血液公司一個機遇:吸收過剩的血液供給,然后配送到有需求的地方。但當經濟最終好轉,更多的人會接受手術,屆時就不那么需要中間人了。
血液配送網絡及貿易機構美國血液中心(America s Blood Centers Cye)的首席執行官麥克弗森(Jim MacPherson Cye)說:“我們預測,隨著嬰兒潮一代步入70多歲,你會看到更多人需要做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六年中,血液需求將再次開始增加,而且增幅可能相當顯著。屆時沒有過剩的血液供給,大眾血液公司就可能會消亡。”
沒什么比上述言論更能讓鮑曼和米切爾血脈噴張的了。他們敏銳地指出美國紅十字會糟糕的服務紀錄。自2003年以來,FDA已經對美國紅十字會處以4,600萬美元罰款,原因是該機構不遵守血液安全法規,比如某些血液制品管理不善和違反最佳制造方法。
鮑曼和米切爾還注意到現行體系的浪費現象。政府的數據顯示,每年5%至14%的獻血被丟棄。有些在運輸途中變質(紅血球的保質期為42天,血小板為5天),有些在醫院里被浪費掉了。
他們還寄希望于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建立有史以來第一個在線血液交易平臺。血液采集中心和醫院能利用該平臺進行交易,就血液的類型和數量達成協議。公開市場將決定O —型(與所有血型兼容)等用途更廣的血液的價格,相比之下,AB+型血只能為同血型的人所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