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藝術圈的人看來,朱高文有些大膽,也有些莽撞。他們對朱高文的評價是,“第一,膽大,第二,還是膽大”,特別是當大家得知他去的德國柏林中區(Mitte)開了首家中資畫廊ZHONG GALLERY后,當代藝術家艾未未直接對朱高文說了一個字“猛”。策展人、評論家黃篤去過ZHONG GALLERY,與許多圈里人一樣,黃篤覺得朱高文做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又關心這事如何堅持下去。
2012年1月22日,中國農歷大年初一,柏林首家中資畫廊ZHONG GALLERY舉辦開幕酒會,盡管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但在這間面積不大的畫廊里來了300多人。德國各大媒體陸續有60多家對之進行報道,其中有這樣寫道:“柏林打開大門迎接中國藝術”。
那天的朱高文十分激動,原本計劃大年初七就能回到國內的他因為各家媒體的采訪而推遲了6天。應邀的西班牙文化部部長帶了好幾位西班牙藝術收藏者出席開幕酒會,其中一位,當場將手里的兩幅畢加索的畫交由ZHONG GALLERY 代理。
在更早之前,朱高文開始籌劃要將中國藝術引向海外市場。某天凌晨4點醒來,他突然想到一個名字,“中藝創世”,取義中國藝術創造世界奇跡。有人說,朱高文,你玩這個沒有意義,朱高文也不跟人辯論。有次一個朋友直接批評他是“敗家子”,他跟人急了。
面對諸多質疑,朱高文不愿意去想。他曾經念環境藝術專業,后來因為收藏許多藝術品轉而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藝術史。
中國畫廊發展僅有十余年之久,早些年,為了尋求出路,國內許多畫廊紛紛到海外考察,卻始終未見行動。從最初的藏家到畫廊的經營者,朱高文的初衷十分簡單,在他所學的藝術史中,關于中國藝術史的部分少之又少。他便在心里琢磨,要讓更多人認識與了解中國藝術。
在選定柏林之前,朱高文曾經去了美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紐約原本是他最初選定的地方,這里匯聚了全球當代藝術的精華,但整體環境競爭激烈,相對而言,在德國的藝術家狀態更為放松,80后出身的朱高文喜歡這樣的城市氣質,放松、單純,于是便決定把畫廊開到這里來。
2012年1月23號,ZHONG GALLERY做首個畫展。主題為“曙光”來自中國的新藝術,分為上下兩部分,推出了18位中國70后當代藝術家。在ZHONG GALLERY舉辦的5場展覽中,前兩場朱高文都親自打理展覽的整個過程,從策劃到藝術品運輸,布展,畫冊出版等各個環節。
先是外地藝術家的作品運往北京,進行包裝,打包裝箱,同時,需要對每一件作品上保險,如果一件定價20萬的作品,以來回參展半年計算,保險可能1萬元,時間越短保險費越低,假若多出半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則需要另付其他費用。
每一次差不多幾十幅畫以及裝置作品出海,從中國清關公司到柏林,交由德國清關公司,再運往畫廊,一路輾轉,有些畫作難免受損,其中一幅有過小的裂痕。好在藝術家并不追究,并且重新對畫作進行修復。
有時,中德文化差異也使得彼此之間多了些磨合。比如一個藝術家三張圖組成一個作品,中國清關公司會將其看作一件作品,到了德國的清關公司,對方會認為這是三幅作品,類似的磨合還在于,因為講究精細,德國人做事普遍比中國人慢。將一幅畫掛到墻上,中國人的做法是,目測上下左右沒有太大偏差便直接掛上,而德國人是用尺子測量,計算各方尺寸再掛到墻上。
由于中國藝術市場不穩定,中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在國外價格很貴。同樣級別的藝術家,中國藝術家同樣尺寸的作品定價50萬,德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就20萬左右。中國的收藏群體中70%到80%左右主要是做投資拍賣,而在國外,藝術品收藏主要是出于喜愛,而不是為了投資賺錢。
“中國藏家只要他進來了,就是對中國藝術有貢獻的,但他需要時間。” 過去朱高文不愿意將代理的藝術作品賣給中國一些很商業的藏家,他承認自己過去在藝術作品的銷售上,心氣過高。這也招來諸多批評,說他自不量力,過于理想主義,如果沒有其他經濟作為支撐,遲早會草草收場。即便如此,朱高文也在調整自己的策略,篩選一部分特別好的藏家給他們。
前陣子朱高文跟媒體吐槽,“說不定過幾天我就跑回來了。”說這話時,朱高文希望讓自己放松,以更為平和的方式堅持下去。最壞的打算是將以前的藏品出售一部分,來支撐畫廊日常運營,這樣的壓力讓朱不得不去創新。
即便有畫廊,因為彼此不了解也很難讓國外藏家認可,畫廊、出版以及藝術電影的投資三條腿走路,便是他想到的顛覆中國傳統畫廊業的藝術推廣模式。通過畫廊做載體不間斷做展覽,讓人們時刻關注中國藝術,這個階段以投入為主。接著為下一步打基礎,做出版公司,甄選中國藝術史等方面的書籍,翻譯成英文、德文做海外出版,甄選的書籍與藝術史相關。同時有藝術電影作為另一種藝術方式輸出。
藝術雖無國界,不同國界的文化卻有差異,朱高文最近時常思考如何迅速將中國藝術推廣到海外。 “我的畫廊在萊比錫畫廊旁邊,你去萊比錫肯定會去我那。”藝術的傳播需長時間積累,不斷灌輸,朱高文將其比作腦白金廣告,多少年來換著方來宣導一個理念。
一次偶然的機會,朱高文看見一則關于非洲動物大遷徙的片子,解說者說,動物遷徙過程中,第一個跳進河里的,要么犧牲,要么成功,但若是沒有它的嘗試,整個遷徙只能停滯。朱高文愿意做這第一個,這或許便是中國藝術海外遷徙的開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