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繁華下,你可知互聯網在香港已屬夕陽行業?創業者想放棄外包、自主創新又是如何艱難?
TalkBox中國地區經理 黃何
這個話題從知乎上一個關于“香港iOS開發環境”的問題說起。
我并非技術出身,無法從iOS工程師的角度來分享“香港的iOS開發環境”。不過拋磚引玉,希望通過分享這兩年來在香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從業經驗,讓大家對香港的互聯網行業從業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引起關注。
來香港之前,相信我和大家對香港互聯網行業的憧憬是類似的,“1000M飛速卻廉價的互聯網接入”、“完善的金融投資體系”、“谷歌退出中國大陸遷往香港”、“騰訊阿里巴巴等都在香港上市”、“全民3G(如今已用上4G LTE)”、“沒有各種牌照許可證和審查”、“自由開放國際化”,這些耳熟能詳并讓人羨慕的、對香港及其互聯網的描述,無一例外讓我們認為香港這個上網“順暢”的地方,互聯網行業會是多么發達?
當然,吸引我的還有香港理工大學的交互設計專業,是很多互聯網產品和設計師們向往的。一切聽起來都那么互聯網。與之前在上海短暫的互聯網創業和從業經歷相比,香港仿佛更像是一個圓夢的地方。
一年的碩士課程畢業后,來自大陸的同學都一個個回到北上廣深,投身互聯網。而我選擇留在香港,并加入了當時剛剛起步并高速發展的TalkBox團隊,擔任中國地區經理。
智能手機和3G普及 APP外包缺新意
除了中國移動香港外,香港的各大移動運營商早早就完成了3G網絡的基礎建設和商業化。加上香港市民普遍的高購買能力,以及免稅帶來的電子產品低售價,香港的智能手機普及率非常高。幾個月前,香港更是提前步入了4G LTE時代。同時,Apps理所當然成為近年來香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零售、媒體、金融到娛樂、教育、政府等等,各行各業的企業和機構都希望擁有一個或一系列Apps以提高競爭力。不僅僅是傳統行業公司,即使本地有強大IT背景的互聯網公司如Openrice、JobsDB等,也都選擇將移動產品外包。
因此,香港成就了數家有一定規模的Apps外包公司,如Green Tomato、Cherrypicks、MTel、InnoPage、AppTask等等,團隊從十幾人到上百人,十人以下的小團隊更數不勝數。業務從Native App、Mobile Web等移動產品設計、開發外包,到移動廣告推廣、公關等。流水線式的外包生產,很難點燃創新火花,每年香港制造的幾百個Apps,大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