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營銷的本質在于讓消費者知道并喜歡這個品牌,以此產生消費的沖動和保持長久的品牌營銷能力。自眾多企業確立品牌營銷以來,國內營銷的手段豐富了很多,也產生了不少的類似理論。
當企業確立做品牌的戰略之后,各種豐富品牌的思路層出不窮。而品牌價值的計算也是以品牌產品的銷量、品牌的廣告投入以社會影響力等綜合得分累加而成。像加多寶經營的王老吉就號稱1080億人民幣,這是個綜合性的價格,也可以說是社會價值。并不等于品牌本身就是這個價格,更不等于它就可以隨便產生1080個億的銷售額。刻薄的說,它其實就是一個品牌的宣傳數字而已。
也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品牌的做法是五花八門,更是凝聚了公司一切所能及、甚至是不惜一切手段所能為,硬是用各種對自己公司有利的資源、數據、鼓吹等手段,把自己的品牌包裝的比月餅的包裝還奢侈,甚至是品牌已經成為無線的風箏,只剩下個詞語而已。這應該算是“右”的錯誤。
品牌的誘惑是很多的。首先來自品牌本身的影響力,有了品牌幾乎可以橫行霸道,為所欲為,更是財運滾滾,社會地位的基石。其次,品牌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也是巨大的,品牌被當成是了最值錢的東西,在資本玩家手里轉來轉去,不少的資本玩家因為無視股市的規則和國家的法律,鋃鐺入獄,后悔莫及。第三,一些企業為了壘起來一個響當當的品牌,把很多好東西堆積在一起,成山成堆,最后把一個優秀的企業變成了垃圾場。諸如此類……。
品牌作為一個公司經營的“產品”,它需要的得到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和服務的滿意。如果說一個產品是企業研發人員對企業管理者甚至是市場調查報告負責任的勞動成果的話,那么,品牌就是企業對社會負責的產品,它需要得到大多數、足以成為品牌的消費數量或者高度的認可。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品牌需要歷練。
在品牌的樹立過程中,需要時間和空間、以及數量和質量的兼容來體現。根據這一目標,品牌必須由其“簡歷”來完成品牌的樹立。這些“簡歷”的“書寫”來自不同領域(同一消費群)的各個層面、不同“職務”的洗禮。這些經歷如果能夠給品牌加分,則可以考慮,如果不能,顯然不能拿到臺面上,因為這樣將會減分。這需要企業來把握,這里面還存在著其他的取舍及點綴。
品牌最大的誘惑來自社會的浮躁。當一個新生事物小牙尖尖的時候,各種牛鬼蛇神東一鋤頭西一耙,直到把品牌“說”成是他的功勞、他的建議,甚至是他們的策劃為止。如果不成功,當然借口更是一籮筐。任爾東西南北,我自真理巋然不動。品牌因為樹(大)招風惹。
誘惑的引發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自身的硬度不夠;另外一個就是對社會變化的認知態度。自身問題其實也是個社會問題,他來自于人們對事物的基本態度;社會變化的恐懼是認知變化的焦慮感油然而生。當一個事物被社會的繁華所掩蓋的時候,劣幣驅良幣、沙中淘金子就成為了企業沉重的負擔。
品牌的“品”是由三個“口”字組成的,也許品牌的原始意義是口碑成就;也許品牌是“說”出來的?“牌”肯定是牌坊的意思了,那“品牌”就是以前農村村口的牌坊而已。當一村人或者其他村子的人,提到這個村子的時候,往往會有所指的說出和那個村民們最熟悉的牌坊做參照物。
品牌在現代市場營銷中就是個行業牌坊,很熟悉、經常路過,全村或者三臨五村的人都知道的。而且,一旦樹立了,幾乎是千年不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