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2012年對于中概股而言,估值仍舊偏低。單純的IPO也不再是作為中概股尋求融資的主要途徑。在2012年只有歡聚時代與唯品會IPO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唯品會在遭遇破發后,憑借強勢的業績令后市股價表現強勁;歡聚時代亦憑借獨特的業務模式讓投資者側目。顯然IPO的門檻相比以前要高,投資者顯然對中概股有所挑剔。
而私有化成為2012年中概股最為火爆的資本運作名詞。但單就私有化而言,只是一種交易形式及所有權的變化,私有化本身并不是一種融資的手段,因為私有化是要花錢的,當私有化與其他融資手段結合起來時,私有化就成為資本運作的一柄利器。
2012年的阿里巴巴從香港退市,再到從雅虎手中回購股票,獲得控制權,并通過售賣一部分股權并從銀行借款獲得退市與回購所得必要資金,并通過退市、回購以及私募基金的新進入重組集團,并期重新登陸美股IPO。分眾傳媒的私有化并不僅是簡單的大股東回購,其中涉及各種私募基金與第二大股東復星國際之間的權益博弈與平衡,以及向各大銀行辛迪加財團借貸,以及私有化后公司架構重組,從而是典型的LBO。土豆與優酷的合并,文思與海輝合并卻是另一種私有化的形式。這兩則合并都是通過股權置換,并未通過現金支付,這是一種另類的融資,即通過增發股票達到收購的目的,因為這些公司都是中概股,估值都偏低,然而收購時股價通過股票置換予以體現,因此,以股份置換可以抵消被收購公司價值低估的影響。
另外,中概股估值普遍偏低的情況下,一些中概股開始尋求債券公募市場,2012年百度發行15億美元公債,攜程發行5億公債。公債需要三大評級機構評級,在評級后,評級高的公司獲得較優惠利率,公司債券可以的公募市場上自由買賣。
當然選擇一個識貨的懂業務的買主要比對中概股抱有成見的機構投資者或許更靠譜。象博納引入新聞集團戰略投資,易車網引入Autotrader戰略投資。這兩者在業務方面有相關性,在運營方面或許能有合作的地方,雙方可以各取所需,那么這樣的私募有時就不會折扣,或許有時也能賣個好價錢。
中概股在經歷做空機構做空后,從股票市場的融資已成雞肋。諸多的中概股開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求新的融資渠道,而融資的方式也由以前單一的IPO板虎式的模式轉變為多種融資方式的結合。融資方式呈多元化,復雜化方向發展。隨著更多的中概股運用更多的融資手段及方式,中國投資者會對資本運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從長遠角度來講,這或許對中國A股市場、中國投資者及上市公司高管們來講并不是一件壞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