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
當人們驚呼移動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如此快速普及時,宜搜科技CEO汪溪認為,移動互聯網早已存在,只是一線的人們沒有發現而已,“世界不會因為你不知道而不存在。”
作為已經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汪溪認為,移動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更甚,最早的一批移動互聯網用戶不是來自一線城市,恰恰是信息需求不夠發達的四六級城市。移動互聯網用戶是從不發達的城市往發達城市遷移。
早期通過手機上網的用戶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端,在邊遠地區或者三四線城市的農民工和學生,他們往往沒有上網的電腦設備,但他們會有手機,通常看新聞、聊天、打游戲,在流量允許的條件下觀看視頻。
“手機是人們的第一個上網工具,甚至是第一個電子設備。一直都是。只是隨著3G的發展,人們手中的手機在發生改變。從以前的諾基亞,用聯發科芯片的2G手機變為千元Android智能機。”汪溪這樣說,“上網、娛樂、資訊服務這些需求并沒有改變。”
仔細觀察發現,由于環境的不同和人群結構的不同,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在習慣上有很多不同。
一線白領多用iPhone或者是Android中高端手機,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也有用iPhone,但大多選擇運營商預存話費送手機的機型,條件好一點的用戶會選擇比如三星、HTC等手機,而一般的用戶更喜歡選擇金立、中興、華為和聯想這樣的國產手機。小民發現,這些用戶對屏幕的需求遠高于其他任何部分,至于處理器頻率、是否雙核或四核,內存多大或顯示核心型號等問題并不在消費者的考慮范圍內。消費者在挑選手機時會將多款同尺寸屏幕的手機進行對比,往往會選擇屏幕效果最好的。
一線白領大部分時間在電腦前工作,使用手機多半是碎片化的時間,應用除了滿足吃喝玩樂的需求,還有一部分更個性化的應用。尤其是在IT產業圈的從業者,他們很喜歡自己探索應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生活相對節奏慢一些,壓力小一些,有大塊的時間游弋在移動互聯網上。他們多是娛樂性需求,最多的是玩游戲。在應用的選擇上,除了手機上的預裝應用,他們更喜歡口口相傳,看別人用的什么應用好,也下載一個來玩。
從流量上來看,因為在三四線城市無線網絡的覆蓋率不高,大部分人上網依然主要依靠手機流量,每月100M左右。部分年紀較大的用戶會特意關掉GPRS信號,防止偷跑流量。而年輕人為此會為買個家庭寬帶無線路由,使用自制WiFi網絡上網。
三四線城市的新機會
因為中低端手機用戶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方面比一線城市的白領用戶要活躍的多,頻次高,且使用時間長。歡購網CEO林樂昌從2010年開始做移動電商,從一開始瞄向了使用中低端手機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他把這種行為稱為“降級”。
林樂昌發現,在網絡購物方面,一線城市白領更側重于購買品牌,并熱衷比價,希望能夠用最低廉的價買到最好質量的商品。但中低端用戶對價格并不敏感,他們不追求品牌,但求比較實用。
但用戶降級反而讓林樂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2012年的客單價平均在380元,高于淘寶的200元左右的客單價。2013年的交易額有望沖擊1億。盡管這個數字對京東、淘寶尚是零頭,對移動電商尤其是中低端用戶的移動電商領域而言,已然看到繼續前進的希望。
對于三四線城市的人們,“不要輕視這個群體的消費者,他們往往才是許多移動應用開發者努力尋找的‘付費用戶’。”海銀資本合伙人王煜全提出這樣的建議。
王煜全預言,2013年,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則撬動一個新市場,“這個新市場是除了一線大城市以外的市場,2013年會點起無線互聯網的新浪潮,將會誕生一批基于時尚娛樂的熱門公司。”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下一撥應用浪潮應該瞄準時尚娛樂,中國的時尚用戶樣板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專技校學生,而不是一線城市的文青們;他們喜歡的是中國好聲音和最炫民族風,而不是一線時尚小青年聽的《美國好聲音》。
2013年中國內地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億部,低端智能機在三四線城市、農村地區的普及將繼續加速,移動數據業務價格不斷降低,當人、手機、應用積聚,一股來自移動互聯網的壓倒性力量將勢不可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