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科技型創業企業在流失,讓人憂慮!” 兩會期間,如何能吸引創業型科技企業留在深圳,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
多位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較高的創業成本、生活成本等因素,深圳對于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深圳經濟要想保持持續活力,應抓住要點,在創業企業最為關切的租金、融資、政策環境等幾個方面給予足夠的扶持。
亟須培育前端投資機構
“深圳必須要形成梯隊力量,需要騰訊這樣的大企業,也需要數以萬計的小型微型科研型公司,他們中將誕生未來的行業龍頭”。昨日,在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福田代表團,宜搜科技CEO汪溪代表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言辭懇切地說道,希望深圳有更多針對性的政策來幫助這些未來的“騰訊”。
他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充分體現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目前深圳也出臺了一些措施改造舊廠房廉價租給相關科技企業,降低小微型科技企業的創業成本, 但對于小型微型科研型公司而言,僅有這方面的扶持還不夠,融資難、成本高昂是他們普遍面臨的問題。
“深圳創投機構是很多,但大部分投資機構將目光聚焦于短期內會上市的企業!”在汪溪代表看來,這一狀況令他十分憂慮。他談到,資金往往成為制約科技創業型企業發展的瓶頸。而目前深圳創投界的結構對于扶持小微型科技企業支撐不足,尤其是500萬人民幣以下、200萬至500萬美元左右的前端投資機構數量太少。
他說,這樣是很短視的行為,直接導致了一個趨勢,更多優質的初創型企業去北京、上海找投資,現實情況是,正有一批中小型科技型企業在往北移。汪溪說,隨著租金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小微型科技企業的創業環境已不如從前,建議深圳市盡快采取一些措施,特別是吸引更多投資小企業的VC、PE的投資機構落戶深圳,為小微型科技企業爭取更好的融資環境。
呼吁盡快啟動立法調研
除了市場的力量,多位代表對小微型科技企業的政策環境也給予高度關注。本屆人大會上,李繼朝、顧永德等11位代表聯名呼吁:應盡快開展立法調研,推出“小型微型民營創新科研企業發展條例”。
代表們認為,騰訊、邁瑞、大族激光資金 研報]等十年前都是微型創業企業。但是,沒有專門促進小微創業企業的管理法律法規。現實狀況是,這些小微型科研型公司注冊不久,項目在研發中,很多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作為技術的人員一般又資金實力不夠,也需要政府在政策、稅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對此,代表們給出建議:由市創新委對小型微型科研企業進行全面登記分類, 篩選出科技含量高有世界前沿技術的公司,同時對小型微型公司進行研發產品登記,分類進行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盡快進行立法調研,完成促進民營科研機構、企業、公司的發展條例。小微創業企業“流”出深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