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鼠博弈”
在拱北口岸,“貓鼠博弈”每天都在上演。“嚴的時候我們就休息,松的時候我們就出來。”來自澳門的王阿姨也是一名專職水客,降低貨物被查處風險,她有自己的“訣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按照海關規定,居民旅客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入境是必須予以征稅的,但有經驗的王阿姨打了個“擦邊球”,“只帶手機卡出去,到那邊買了新手機之后插入手機卡,當成是自己在用的拿回來。記得要把手機盒丟掉。”
除了“水客”的見招拆招,“水客”團伙形成的嚴密、專業的走私鏈條,也加大了海關查緝的難度。
“我們只是小卒子,真正拿大頭的是‘老板’。”湖北“水客”小李口中的“老板”,是指下單的貨主。
小李稱,他除了幫零散個體帶貨,有時也會受雇于有組織的“水客”團伙。“通常是內地貨主下單,澳門這邊有人發貨,聯絡 ‘水客頭’,‘水客頭’再雇用‘水客’帶貨,在約定的時間地點集合,登記分配發貨,然后‘水客’分批過關,入境后把貨物交給指定的接貨人,貨主再來取貨。”小李梳理出了一條走私鏈條:“貨主下單―攬貨商境外攬貨―‘水客頭’組織通關―‘水客’偷運入境―境內貨主收貨”,而且“購、運、儲、銷”各環節都由互不認識、互不聯系的專人實施。
“水客”是上述利益鏈條中分成較少的一環。小李說,以帶一部蘋果手機為例,“水客”每次能獲得30元~50元的利潤,而在刨除“帶工費”、倉儲等各項成本后,貨主每部獲利為300元~500元。
這場“貓鼠博弈”的游戲也開始影響下游水貨市場。廣州一名水貨手機商對本報記者稱,由于近來上游“水客”承壓,加上節前因素,貨源緊張,拿貨價相對提高,許多零售商不得不提高終端銷售價以保住利潤,比如三星GALAXY Note Ⅱ從元旦前的3500元左右漲至現在的4300元左右。
從去年起,粵港澳三方加強了打擊水客走私合作力度,“水客”聞風收斂許多,目前活躍在粵港、粵澳口岸的水客數量已大幅下降。就記者日前在拱北口岸所見,大多數“水客”都十分謹慎,表示不愿攜帶風險較高的電子產品過關,只考慮帶一些“雜貨”。
“水客”難絕
“水客”走私,利字當頭,走私的產品大都是粵澳兩地存在差價、有利可圖的產品。海關廣東分署副主任、緝私局局長陳建文在今年1月的“廣東省打擊治理水客走私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這樣描述“水客”的走私動機,“哪個口岸差價大就走私哪個港口,首先是蘋果電子產品,然后是食品、奶粉,還有其他內地緊缺的產品。”
如果說價格差是“水客”走私的驅動器,那么海關監管難、違法成本普遍偏低則助長了“水客”走私的僥幸心理。
在專業水客之外,一些往來兩地上班、辦事的普通職員也加入了“水客”軍團的行列,利用周六日休息時間“兼職”從事以獲取“帶工費”為目的的走私活動,成為“周六日水客”,加大了海關打擊“水客”走私的難度。
“很少會被海關查到,一年大概只有三四次。”老陳說,被海關查處后,通常會被退運或者征稅。“退運的話一周后又可以到退運物品窗口領回,重新走貨;如果要征稅,客人要自己補交稅款。”這樣看來,“螞蟻搬家”式的“水客”走私行為幾乎零成本。
盡管違法成本總體偏低,不過自2011年5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對“水客”的震懾作用。陳建文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表態,海關對打擊“水客”走私始終保持高壓姿態,但主要是針對幕后的組織者、操控者,也就是團伙性的“水客”走私行為。
除了鉆法律空子,有時候一些便民政策的出臺可能也會無形中降低“水客”的違法成本。拱北海關一位一線關員對本報記者稱,海關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免收貨物行李物品保管費后,“水客”走私更加猖獗,帶的物品數量比以前翻倍了,因為這相當于為“水客”提供免費的貨物“中轉艙”,“不用到澳門去拉貨,一到日期就直接去倉庫提著走,走的次數更多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