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沙龍》雜志2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新旅游景點:香格里拉 一座塵土飛揚的小鎮正試圖將自己打造為《消失的地平線》中的烏托邦形象,各種荒謬現象隨之而至。
虛構中的香格里拉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但英國作家希爾頓筆下的神秘樂土與中國現實版的香格里拉相去甚遠。后者是個塵土飛揚、黯淡乏味的“暴發戶”,早已將中庸之道拋到九霄云外,變身為具有迪斯尼風格的旅游陷阱。
中國打造“正宗”香格里拉的嘗試始于2001年,主要出于經濟目的。盡管競爭激烈,但曾與世隔絕的中甸最終成為“官方”的香格里拉。此后10年,更名后的中甸徹底改頭換面或許令希爾頓始料未及。如今映入眼簾的是高檔紅酒的廣告牌,叫賣旅游產品和假冒虎皮的眾多店鋪!袄铣恰眱鹊耐廖菀炎優榈土拥漠嬂、飯館、旅舍甚或蛋糕店。
最早在此開店的英國人詹森里斯說:“(老城)80%的房屋已被拆掉,重建成藏式建筑!睂τ谥械榈淖兓,這名10年前因游客太多而離開麗江的店主感到很矛盾。一方面,他的生意需要迎合游客。另一方面,財大氣粗的開發商和投資者導致租金不斷上漲,“一旦資金進入,文化就開始為賣錢而改變!边B城外已有300年歷史的喇嘛廟也成了搖錢樹,門票15美元。從很多方面看它都更像一座主題公園。
這種變化令美國人凱文斯卡爾斯基等長期居民備感沮喪。他和妻子13年前來到這里,在此撫養4個孩子,如今他們打算離開,搬到數英里外更偏遠的村莊。中甸的商業化讓他哀嘆,“這種變化太殘忍了!
當然,有些居民并不這么認為。中甸或許不能成為現實中的香格里拉,但它確實變得更富裕了。盡管當地人抱怨新商業大多由漢人經營,但一些藏族人也在迅速致富。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協會創始人扎巴格丹就歡迎蜂擁而至的游客,“旅游業為我們帶來巨大機遇,F在的問題是我們擁有大量游客,但他們只是來此拍照而非體驗!薄爱斢慰蛿盗吭鲩L到以前的3倍時,我不知道你還能體驗到什么”,在云南進行長期考察的美國植物學教授埃德格拉賓說,“麗江就是經典例子!
與此同時,現實世界中的香格里拉正面臨21世紀的難題:當地為取悅游客而推銷的正宗魅力正迅速改變支撐這種魅力的傳統。“年輕人已不再穿傳統服裝,他們希望穿得像城里人”,從事文化保護的納西族女士楊瓊(音)說。但她承認當地人在某些方面仍拒絕改變:“我們仍叫它中甸,香格里拉的名字太長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