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的隕石來自湖南湘潭縣易俗河鎮鐵牛埠碼頭。這個碼頭靠近湘江,2009年7月枯水季節,河床上裸露出五塊碩大的石頭。最早的時候,這幾塊石頭是不是隕石,在圈子里有很多爭議。柯作楷也曾查證,當地的文獻關于隕石的記載,能夠追溯到明朝500年前,當地就是以這塊鐵隕石來命名的,但他也吃不準那是不是隕石。2009年10月,一名隕石商人也曾去過一次鐵牛埠碼頭,看了那五塊石頭,告訴柯,自己覺得不是隕石。
直到2009年元旦前后,這些石頭一夜之間被偷的消息傳出,柯找來被盜前的照片仔細比對,這才發現那是真隕石,并且是很高質量的隕石!柯后來把照片發給了朋友徐偉彪,還有他另一個在美國的老朋友、“全世界收藏隕石最多的人”羅伯特•黑格看,得到一致肯定的答復。
今年7月,柯接到徐偉彪的電話,對方告訴他,湖南的隕石已經切開在美國賣了。出售者是一個德國人。他曾多次催促徐發張照片給他看看,對方一直沒發。石頭被誰偷走了,怎么去的德國,又是一個謎。
柯作楷的另一個朋友,北京某科研單位一位張姓研究員,2009年10月曾去過一次鐵牛埠。為此,他懷疑這位朋友可能搞走了湖南的隕石。這位張姓研究員得知后非常惱怒,他對柯說:“如果你不是我的朋友,我就上法院告你誹謗了。”
交易很邊緣
隕石的價格雖然容易被操控,但根據稀有程度,還是有個大致的價格標準,最貴的是月亮隕石,一克平均價格為500美元,然后是火星隕石,每克200美元,其次是石鐵隕石、鐵隕石、石隕石,價格最低的0.5美元一克。一些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隕石,因為科研單位要收購,也會被賣家抬高價格。
在柯作楷的圈子里,隕石交易價格是秘密,“多少錢買的,多少錢賣的,大家都不愿意說,擔心影響到后面的價格。”柯作楷說。網上也有賣隕石的,但標的價格不能相信,線下的隕石交易全憑買賣雙方根據市場行情商議。目前也沒有哪個權威機構來給它定價。
在這個圈子里,一旦某人收購、壟斷了某個品種的隕石,就有了定價權。而要壟斷隕石的一個品種,也并不是一件難事。隕石販子把被壟斷的隕石拿出來賣,往往每次就出手一點,而且告訴買家這個貨很緊張,但實際上他手頭的貨可能是幾十噸,這樣做只是為了抬高價格。柯作楷說,圈子里誰也不會公開承認自己壟斷了哪個品種的隕石,“但作為同行我們能夠判斷出來。”
柯所知道的是,國外有個商人壟斷了阿根廷某個產地(指隕石隕落的地點)的鐵隕石,總共有幾十噸,“當然他不會把這個數量公開出來的,會影響他的行銷嘛。”柯本人也承認,自己手頭上就壟斷了三個品種的隕石,“如果是買被壟斷的隕石,一定要注意了,它的高價格可能是被某人人為抬高的。”
隕石的真假目前在國內也難以判斷,“專家鑒定,有的把假隕石鑒定為真的。”柯頗有些忿忿然,“這些人壞起來比一般人還要壞!就算是碰到了真貨也不告訴你,然后想辦法據為己有。”并且很多專家根本就不具備鑒定的資格,而中國又沒有為公眾服務的鑒定實驗室,柯告訴《創業家》記者,在國內賣假隕石的絕對不占少數,在互聯網上賣的隕石,80%、90%是假的。
隕石跨國交易非常瘋狂,但很多國家還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于1970年制定了旨在禁止非法進出口珍稀動植物標本、礦物和化石等的公約。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在內的101個簽約國中,有大部分都在此后制定了相關法律,對隕石的出口加以限制。但海關執法人員往往監管不力,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判斷那到底是隕石還是普通的石頭。
而目前,國內也還沒有制定專門的隕石保護與研究的法律法規,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到底歸誰,也模糊不清。全球有60%的隕石是在撒哈拉沙漠里找到的。“幾百名游牧民,在撒哈拉沙漠里已孜孜不倦地找了二三十年。”柯作楷說,當地一些找隕石的人現大多身價不菲,他們搜尋到的隕石,有一半以上流通到了美國。
在柯作楷囤積的一噸左右的各類隕石里,有鐵隕石、石隕石、石鐵隕石三大類,它們都是通過購買所得,總價值在6000萬人民幣以上。2009年,柯作楷還在長沙城區買了一棟400平方米的別墅,打算裝修完后,開一個隕石博物館,他說,這將是國內第一家民營性質的隕石博物館。通過這個博物館,他想把手頭上的一部分隕石賣出去。
同時他也在和中科院及天文臺的人接觸,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成立一個權威的隕石鑒定機構。“目前這個市場太亂了。”他覺得,有一個這樣的機構存在,至少可以讓隕石真假的問題透明起來。【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