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科技公司很容易沾染知識產權方面的訴訟糾紛,但如果是創業公司,它們很少有打贏或規避官司的資源。
近期,來自美國硅谷灣區的一家名為Britton Silberman & Cervantez的律所針對上述的市場機遇,推出了自己的一項旨在幫助創業者的高階孵化計劃,這項計劃可以幫助美國的創業者避免每月天價法律服務費用。
已經成名的創業孵化器如Y Combinator和TechStars,是在三個月的時間里,為年輕的創業團隊提供種子基金和全方位的孵化服務支持。有別于前述孵化器的是,Britton Silberman & Cervantez的孵化服務主要是在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的免費法律服務,作為回報,律所的“加速器”將占有創業團隊2%的股份(Y Combinator一般是6%)。三個月后,在企業融到資后,企業需要開始支付法律服務費。
為了降低風險,這家律所的“加速器”作為一個獨立于律所的項目存在,且只為那些已經從孵化器出來的創業團隊服務。而怎么進入孵化行列呢?該律所接受創業團隊的自發申請,但團隊要經過嚴格審核,才能分享律所平臺的一切資源(人脈、創業輔導等)。
為了提升項目的吸引力和真實性,該所合伙人、也是著名互聯網人希爾伯曼,搭建了一個服務各個創業者的平臺,拉攏和召集投資人和創業導師,為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創業企業提供幫助,同時計劃將加速器與各個創投大會對接,來促成企業融資和成長。
看中國
中國的創投環境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初具規模。創業企業同律師已經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越是成熟的創業者,越發現律師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律師可以改幾個合同,防范交易風險。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律師可以幫助企業做好公司治理,分配好期權股權,搭好境外結構,完成融資并購,最終實現上市。然而,中國創業者面臨跟美國創業者一樣的問題:律師不便宜。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催生走平價路線的法律電商。
從邏輯上看,中國出現針對創業者的法律孵化服務機構,是有可能的:
第一、創業者需要廉價的法律服務,甚至希望不用自己掏錢的法律服務。只要消費者有需求的事情,市場上必有試圖滿足這種需求的企業存在出現。
第二、巨大收益的誘惑。中國法律限制了律師事務所這樣的機構無法正常上市(事實上全世界幾乎都是這樣),但是通過參股一家企業獲得資本收益完全是可行的,并且通過資本市場取得的收益,可能比賣法務十年還多。因此,有參股關系,律所可以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其它的收益【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