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下有引進國際MSCI指數的交流或其它政策,但由于人民幣不能完全自由兌換及國際板市場建立無期,因此遠水無法解近渴的局面仍將維持相當長時間。筆者通過研究中國證券市場發現,雖然證券行業的產業鏈有別于傳統產業鏈,但實際上證券業的產業鏈也真實存在,目前正面臨市場化、人員穩定不足及相關利益體減弱等多少面的沖擊?梢灶A見,證券行業的產業鏈面臨日益回歸理性化的格局,其行業中的證券機構面臨生存與破產虧損洗牌危機的信號非常明顯。
市場化運行的沖擊明顯
從證券行業的產業鏈來看,從PE投資、保薦上市、承銷發行、資產管理、經紀業務、到證券媒體、投資咨詢、基金及保險、銀行、上市公司證券理財等諸多環節可謂構成明顯。歷史上來看,中國證券市場所出現的多次政策市行情波動,使得市場規律方面的運行沒有明顯體現出來,隨著市場發展所形成的市場化運行與政策層面的減弱,可以說市場化運行將成為未來證券行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形式。筆者認為近期上交所提出的“買者自負”可以理解為市場化重要的突破口,如果嚴格法律化執行或推進,對證券行業的產業鏈影響極為深遠。
今年3月底,上交所發布此原則可謂是市場到市場化運行投資的標志性信號,也反映出未來證券行業的投資競爭市場化推進。從未來證券行業發展來看,其投資監管原則已有政策市向“買者自負”層面轉移。以往的“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雖然仍有警示意義,但優勝劣汰,市場化競爭的格局將日益體現到證券產業鏈中。無論是PE投資,還是承銷發行、機構與上市公司證券理財、中小投資人,其未來承擔買者自負已是大勢所趨。
在市場化運行中的股市,其產業鏈條中的利益投資者將面臨嚴峻的分化,“買者自負”在國際證券市場上是重要的市場化準則,其帶給證券產業鏈的影響是,機構有發展也有倒閉,共存性是重要體現,因此可以預見,未來證券行業洗牌將不可避免。
監管規范化將導致利益體日趨減弱
研究中國證券市場來看,過去總體來看,利益體關聯影響較深較重。從證券機構高管的任職到重要事件的推動等,都呈現出利益體介入并形成包裝上市、內幕交易及利益公關等諸多利益事件。比如我們以證券機構的任職來看,據相關市場統計,原中國證監會官員前些年離職后,到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利益任職數非常之高,這必將導致利益保護、利益項目、利益發聲等諸多非公平競爭的出現,PE式腐敗、重大內幕消息、利益機構創新政策、利益聯合推動監管層干預市場等問題就可見一斑。
隨著市場監管與國家大力反腐敗方針的推行,法律法規針對性的完善性推近,將對利益任職、公平競爭等諸多方面形成中長期影響,因此相關利益體的減弱,必將推動證券機構出現相對公平的競爭體系,在競爭中就會有公司面臨危機,出現經營性虧損,淡出證券市場。
世界上資本市場發展表明,在激烈競爭與風險波動的市場面前,少量優秀機構的持續發展與絕大多數機構的淘汰、破產倒閉時刻相伴。美國百年證券市場發展中,標普、高盛、摩根大通等繼續發展,而其中的雷曼等公司則破產,更多的名氣較小機構在資本市場的波動中消失。
差異化成交將導致競爭體分化
差異化成交是市場經濟價格定位或投資估值的綜合反映?v觀市場化典型的成熟市場股票市場,其出現典型的品種交易差異化成交是市場化的重要體現,一些股票或保持較好的成交,而另一些則可能面臨低成交或無成交狀態,進而體現股價的機會與風險。因此無論是PE新股投資還是二級市場投資,其股票定位與差異化成交將決定其投資收益或虧損的幅度,進而推動機構洗牌Cye.com.cn。
目前來看,我國從事證券投資領域的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及部分理財類公司等。從上述從事證券投資機構來看,大多數為國有性質,證券公司更是國有成份更重,但從市場化角度來看,由于體制競爭、發展模式及國民收入分配體系改革等因素來看,市場化挑戰將使不少經營業績平淡、風險控制能力差的機構淘汰出局。
從市場化明顯的世界主要資本市場來看,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由于差異化成交導致其股票品種風險不同演變,其軌跡形態上均會出現分值股,比如在過去幾年,美國某科技上市公司股價從2000多美元/股,跌至0.01美分,直至退市,其盡管期間出現波動或美股強勁上漲,但其由于業績連續下行,股價最終跌去99.99%;AIG為世界著名保險公司,其金融危機業績下降時,其股價也從1400多美元/股跌至0.33元/股等。因此我們認為A股市場隨著市場化的深入,一些業績較差的股票風險非常明顯,其股價中長期下行并非能夠出現牛市能夠止住。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化的深入,部分品種的回歸與退市風險,必將使得部分機構資產虧損拖累淘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