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生存的公眾賬號
除了營銷模式的“短周期”硬傷之外,由于微信平臺本身需要維護“隱私保護”和“防騷擾”等特點,騰訊官方對微信公眾賬號過度泛濫的信息也開始不再容忍,公開反對利用微信搭建營銷平臺。同時坊間開始流傳的微信5.0版本中,微信公眾平臺將公眾賬號分為了企業號和訂閱號兩種,將龐大的訂閱公眾號納入到這兩個折疊文件夾之中,企業號一個月推送一條,而訂閱號一天推送一條,同時所有訂閱號的消息都會在一條消息中保存,這也意味著曾經依賴大量消息推送的公眾賬號將可能面臨收縮。
來自騰訊微信產品總監曾鳴“反對將微信作為營銷平臺”的表態無疑給生存現狀不佳的企業公眾賬號“澆上一盆冷水”。曾鳴表示,“一些企業在公眾平臺上盲目追求用戶數,把平臺當作宣傳渠道,對用戶進行信息轟炸,就像過度開墾土地,只能產生短期效應,損害平臺和企業自己的利益。用戶體驗依然是公眾平臺的基石,微信要做的,是回歸溝通本質,提升用戶體驗,搭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能夠良好運作的生態系統。”
目前,受到騰訊認可的營銷方式主要分為三種,認可的功能包括群發消息、單人消息推送、自定義消息回復的被互動群聊,用戶分組、用戶資料查看的素材庫管理以及包括提供CRM(客戶關系管理)、會員卡綁定在內的服務定制。其中招商銀行信用卡、南方航空、央視新聞、國家博物館、廣州公安、廣東聯通則被微信視為值得推廣的CYE營銷模式。微信官方稱將執行“造精品化戰略”,這意味著知名企業和機構的微信公眾賬號將得到更多支持,而一些草根賬號則可能面臨被排擠的窘境。
有趣的是,正當微信營銷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另有一些平臺卻在抓住機會展開抄底,希望奪取原有明星公眾平臺的品牌資源。據了解,米聊啟動了對VIP賬號的招募,VIP賬號訂閱發布平臺支持發送文案、圖片、視頻、語音、外鏈等功能。新浪微博給認證自媒體開通了面向所有粉絲的私信推送權限,并為認證自媒體的主頁增加了“文章”功能,可以收錄其長文章并鏈接到專門的頁面。只不過,目前不少明星賬戶仍然對來自微信之外平臺的挖角冷眼旁觀,擁有優質用戶基礎的微信仍然是品牌所認可的傳播平臺方。
微信商業化版圖猜想
針對騰訊調整微信公眾平臺,一時之間也引來諸多猜測,到底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完善微信整體生態圈、優化微信營銷平臺,還是從自身運營角度看拋棄微信營銷市場轉而其他營利方式,都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用戶群體以及運營模式。這也成為騰訊未來將微信商業化的重要抉擇。
不少微信營銷業者坦言,微信調整公眾平臺的確可以為用戶防范信息騷擾過度的問題,但就產品活躍度而言,失去廣泛的營銷市場對于微信使用體驗而言并非絕對好事,一刀切的調整做法可能也會傷害用戶的需求。去年年底,微信也曾對公眾賬號實行平臺調整,收回公眾賬號內容編輯權并提供統一的圖文消息編輯器,部分賬號因過度推銷產品受到禁言處罰。但由于過度調整,造成不少草根賬戶的第三方微信內容平臺被集體秒殺,其中不乏受到用戶追捧的賬號。
“如果微信只專于成為一個通訊產業,那么勢必就會存在一個局限,商業化的出路很小!痹趥髅綁艄鲂畔⒖偙O朱曉鳴看來,微信的主要發展防線是如何與傳統產業結合,通過微信和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將整個線下市場串聯起來。微信如果發展O2O,應該會從線下開始再轉至線上業務!
今年三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便曾公開表示,微信很快就會開始商業化運營,可能考慮首先在微信平臺上推出移動社交游戲,以實現微信的商業化運營。另外,未來幾個月騰訊還將在微信平臺推出出租車等服務的微支付選項。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微信可能仍會采用和更多的服務型模式去結合,草根創業者可以通過為微信表情、皮膚、數據分析等產品提供外包服務,或者通過公眾賬號開發應用開放平臺,為CYE用戶提供應用體驗及定制化信息,又或者為微信搭建數據運算、數據關系的數據開放平臺。這也意味著,除了營銷市場之外,微信平臺未來發展以及商業化路徑也將引領新的創業浪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