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間,有7大公司在全球互聯網經濟中贏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其中,美國的幾大巨頭及其各自統領的領域早已廣為人知:搜索領域的谷歌公司(Google,市值2,930億美元),電子商務領域的亞馬遜公司(Amazon,市值1,250億美元)和eBay公司(市值660億美元),以及社交網絡領域的Facebook公司(市值580億美元)。
知名度稍遜一籌的另外3家公司都在中國: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Baidu,市值330億美元),電子商務領域的江湖霸主阿里巴巴公司(Alibaba,非上市公司),社交網絡及游戲領域首屈一指的騰訊公司(Tencent,市值690億美元)。
如果未來5年,這些互聯網巨頭中任何一家能繼續維持現在的增長率,都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在此期間,互聯網經濟中的這些超級細分市場必將出現日益激烈的競爭。而在本人看來,電子商務市場將是最重要的戰場。
電商市場
部分分析師認為,電子商務已經是個成熟的、充分滲透的市場了,比如亞馬遜早已高調推出各種網絡服務及視頻流媒體,而eBay的增長率也一直保持在15-20%的高位。但這種看法太簡單化了。從全球范圍看,電子商務將成為規模極其龐大、同時不斷擴張的互聯網經濟形態。
據美國統計局(Census Bureau)的數據,2012年美國的電子商務銷售總額近2,250億美元,占同期全美商品零售總額的5%以上。美國電子商務下一個增長領域來自本地商業的“最后一英里”,其中用于產品和服務的零售支出中有75%是在離家15英里范圍內發生的。如果電子商務能成功占領這個領域,那么“最后一英里”的市場規模在新一波機遇和增長的推動下可能達到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現有規模的兩倍、甚至三倍。
而中國的電商市場可能將比美國電商市場大得多,目前這個市場還只是處于第三輪或第四輪發展周期中。去年中國的網購零售收入是2,070億美元,為同期中國商品零售總額的6%。中國的網民人數一直在增長,而網上購物的滲透率尚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
中國電子商務迅猛增長的勢頭還受到該國相對落后的零售基礎設施的推動。隨著中國直接進入無線通信時代,它可能會通過突飛猛進的電商發展,跳過實體零售店的發展階段。最近,阿里巴巴公司富有遠見的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馬云先生預言稱,未來5年中國電商滲透率可能會從今天占商品零售總額的6%猛增至30%,即實現五倍增長。
電子商務的搖錢樹
電子商務占便宜的一點是,當用戶進入阿里巴巴、亞馬遜、eBay或其他流行的網購網站時,他們希望獲得的就是購物體驗,而且也愿意為此埋單。而搜索引擎公司和社交網絡就沒有這種優勢了。他們必須用間接手段獲得收入,還得面臨更大的風險,也就是說,廣告和其他試圖獲得收入的手段會破壞用戶體驗。
作為電商領域的領軍者,亞馬遜主要依靠資本密集、垂直整合的戰略采購存貨,同時運營一個十分龐大的庫房和運營中心網絡。亞馬遜是一個完備的線上版零售業務,將成品銷售視為收入和毛利的主要來源。不過盡管亞馬遜增速迅猛,它電商業務的成功卻是以龐大的資本投入和微薄的利潤率為基礎的。
與之相對的是,阿里巴巴和eBay的商業模式基礎卻是運營網上市場。這類生態系統主要靠牽線搭橋來運轉,而不是和數量龐大的商戶、批發商、生產商以及物流和快遞公司競爭。
比如,阿里巴巴一直以來都在和成千上萬的中國小商戶做交易。這些商戶獲得產品銷售的收入和毛利,而阿里巴巴的收入主要是靠基于效果的廣告和傭金,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增值服務。阿里巴巴的獨特做法是,不向眾多商戶收取入場費,從而把自己的收入和這些商戶的成功經營更好地掛鉤【信息披露:銀湖投資(Silver Lake)是阿里巴巴的投資者之一】。
對絕大多數打算在中國進行在線銷售的企業來說,加入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而不是與之競爭是個管用得多的戰略。阿里巴巴每天吸引的獨立訪客超過1億人,他們產生的銷售收入比亞馬遜和eBay全球網站的總和還要多,快遞包裹數則占中國半壁江山還多。其他規模較小的中國電商企業則在大型垂直購物領域選擇了亞馬遜式的發展模式,但為了獲得增長,它們只能砸下巨資。
巨頭們的較量
就電商企業染指付費搜索領域的能力而言,阿里巴巴在中國的發展模式具有有趣的長期影響——它可能會造就有史以來最大的“印鈔機”。今天,絕大多數訪問阿里巴巴網站的用戶會直接搜索某種產品,實質上剝奪了百度(Baidu)和其他搜索引擎的用武之地。通過拉動真實的產品銷售、而不僅僅是給用戶留下印象,電商網站能為商家的廣告提供更高、也更容易衡量的回報。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和eBay都在積極投資開發下一代搜索引擎。
與搜索引擎或社交媒體企業相比,電商企業會收集消費者、商戶和交易過程中所有的大數據。這些信息包括了從一開始的產品搜索到完成銷售的實際交易過程的所有“閉環數據”。隨著時間積累,挖掘這些數據就能向用戶提供更智能的商品推薦,向商戶和零售商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和工具。
中美兩國的搜索巨頭——谷歌和百度,以及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和騰訊,都有心利用自己的行業領導地位和龐大的用戶數試水電子商務。在阿里巴巴、亞馬遜和eBay所占領的市場之外,它們正開足馬力和當地商貿市場展開競爭,同時正在謀求海外擴張的新據點。競爭,以及移動電商和跨境交易這樣的創新趨勢,將會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混合式的商業戰略。
全球電子商務競爭日益激烈,這些技術巨頭的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全球互聯網經濟的未來,同時可能把其中某家巨子推上全球最具價值公司的寶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