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軟件公司都有一種永遠在路上,不斷更新的精神。但是當我們在談硬件未來的時候,要記住的一點是:硬件和軟件的區別不一定在于這種“always beta”的精神,相反從事硬件研發更需要想清楚自己更新的速度,因為一旦落后并不是輕易地修改一些代碼就可以反超。
第一次聽成都國騰董事長何然從產品角度談她的創業歷史。從衛星做到二代身份證,她不認為自己的公司是高科技公司,而只是“對技術的應用做了一些準備。”
1993年這位來自中國西部的女性CEO開始領導公司研究IC卡公用電話機,當時在全世界只有日本、美國、法國在試用。兩年后,中國出了第一款中國特色的IC卡公用電話機。這后面的情景我們都還記得,這種公用電話機當時在中國大面積鋪下去了。2000多縣市都在用。作為住在北京東五環外城鄉結合部的居民,最近看到附近村里的老舊房屋被拆去以后,露出了幾顆老槐樹下的“黃帽子”,可見當時政府對此“硬件”的普及之力度。
但是,何然指出的是僅僅三年以后,手機的出現沖擊了他們引以自豪的技術開發和應用。她認為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的公司在做IC卡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轉型,選擇的出路是當時中國已經在使用的二代身份證。“過去二代身份證是沒有SmartCard的,所以我們用做IC卡的技術迅速轉到了關于二代身份證的研究上,當時我們成了標準的生產廠商。”
不過,十三億人的生意也有做完的時候。何然指出:當這幾年二代身份證差不多都換完的時候,相對應設備的需求也趨向飽和,公司又要尋找新的方向。
現在何然的公司正在把與北斗衛星相關的技術從國家層面的用途轉向民用。她指出北斗衛星和GPS差不多,在1993年被應用;而自己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是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把實驗室的產品拿到市場,為市場所用。“經過這么多年,我覺得好多高科技公司都曇花一現。我們1993年叫高新技術公司,那時候有很多同類公司,現在存活下來的卻全是互聯網公司。”她接著坦言,之前雖然看到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沒有切入互聯網;在芯片設計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也沒做手機。現在她依然聚焦在自己的本業上,但是利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去開發更多大眾可以使用的服務,比如北斗GPS技術。
再次聯想到一個問題:硬件的創新是什么?雷軍說了一個挺有啟發的小故事:
前段時間網上有個產品,可以為插座上加一個WiFi芯片,讓你可以遠程遙控。他和周圍的人聽說以后“頭腦風暴”了一下,看看能夠想象出多少創新。最后的發現超出預想:借助這個硬件過渡,冷了你可以回家之前提前開空調,加班一身臭汗時你可以提前開啟家里的熱水器;晚上怕蚊子可以插個電蚊香提前打蚊子,打得差不多之后可以用手機遙控把它關掉。“僅僅是在插座上加了一個Wi-Fi芯片,就可以讓整個世界與眾不同。”這是雷軍的感慨。
站在現有技術的肩膀上,去發掘身邊的需求,這也許就是硬件的未來。如果還有人不明白亞馬遜和微軟的云技術是什么,安卓是什么,Google Glass為什么被創造出來,而它的API又是什么,那么想想這些故事你就明白,以上這些公司就是創造“肩膀”的行業巨擘,更多的創新公司則可以站到這個肩膀之上去設計自己的前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