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武術要變成文化產業也不是拿武術出來賣錢,最主要的是要把武術變成一種文化,它才有價值。為什么時代改變了,我們還是對武俠,這是什么拳、什么兵器感興趣?是因為武俠中的那種俠義精神打動人。
通過各種名目的武林大會,地方政府和表演者各自收獲了自己需要的東西:名和利。
2013年8月6日上午,烏魯木齊尊茂銀都酒店的一個會議室內,天山武林大會的“天山論道”活動現場,十多位來自港臺、大陸的學者正在臺上熱情洋溢地向聽眾講解《周易》。
臺下,一百多人昏昏欲睡,包括近30名從各地聞訊趕來的記者。
大家以為能夠見識到現代武林的真實獨門絕技,卻發現必須先接受老先生們的國學課程。
直到下午,困乏的人們突然發現了身穿白色袈裟、頭戴斗笠的少林大師釋德朝正默默地在臺下端坐,便蜂擁而上拍照留念。
“這只是一次純粹文化交流活動,”天山武林大會在烏魯木齊的組織者徐娜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說,“我們沒想過影響力會這么大,可能是因為活動的名字吧。”徐是新疆都市消費晨報項目部負責人,天山武林大會的名稱便是來源于她的團隊。
真正的活動策劃人是來自臺灣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鵬程。無論是武林掌門人還是遠道而來的學者,都是龔請來的朋友。
活動的正式名稱是“天山文化節”,包括周易論壇、烏孫文化論壇、攝影比賽,“俠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項。但人們只知道在天山要舉辦一場現代武林大會。
“這是老年版的Cosplay嗎?”看到網上流傳的各大門派的表演照片,一位網友驚嘆道。
“包裝”武林大會
崆峒派第十一代掌門白義海2009年在山東與龔鵬程結識,當時他還只是珠海一家高校的講座教師。
這一年,由龔鵬程策劃的第一屆“俠文化節”在山東萊蕪的雪野湖風景區舉行。除了官員、武俠文學研究者、歌星,龔還邀請了“七大門派”掌門人,白義海便是其中之一,場面遠比遙遠的天山大草原盛大。
龔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由于自幼習武,加之武俠文學也是自己的興趣之一,類似武俠文化的討論會他很早就在辦,但武俠文學辦來辦去就沒有什么新意了。
“后來我就利用我的一些特別資源,各大門派的資源,把大家聚在一起重新想點子,”他回憶說,“比如山東這次叫掌門人大會,完了以后是海峽兩岸的名家、武俠論壇。其實那就是一個武俠的研討會,兩岸寫武俠小說的、研究武俠小說的進行研討,因為加上了這個掌門人大會,它就豐富了,媒體會對這個掌門人大會感興趣,而且我還加了一個環節,就是讓掌門人跟這些作者、研究者對話,更有趣,更好玩。”
但當時并沒有太多人注意到這個活動,也沒人把它們跟“武林大會”這樣的名詞聯系起來。
從2009年開始,“俠文化節”幾乎每年都在各地舉辦,都是與各地方政府合作—2012年舉辦地是四川成都市,2013年則選擇了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縣。
數年來,龔鵬程多次給“俠文化節”增加不同的內容,如武校校長論壇、武俠文化產業論壇等。參與的門派也從7個增加到11個。這其中,大部分門派都是主動“尋訪”出來的,而龔鵬程也教會了他們如何去“包裝”。
“他們以前不懂得去推廣自己嘛,”龔鵬程說,“上場就直接穿著一件短袖襯衫,隨隨便便的。我說這樣不行,畢竟是演出,而且是掌門人,你穿得就跟小公務員、一般的工人沒什么兩樣。”
于是,在表演舞臺上,掌門人有了各自的服裝:佛教徒穿上袈裟,道教徒穿上道袍,沒有宗教信仰或者武術來源地信仰混雜的就自己設計。
變化不僅來自外表。
與研究國學的龔鵬程接觸數年之后,掌門人的言談也有了變化。從事中學教師多年的白義海喜歡談論見義勇為,宣揚武術的道義精神。而深受道家文化影響的青城派三十六代掌門人劉綏濱則更多地談論“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花小錢辦大事”
在龔鵬程尋找在野武術掌門人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在尋找龔鵬程,特克斯縣便是其中之一。
從烏魯木齊到特克斯,幾乎需要一天時間,走出伊寧機場之后,還需要3個小時車程,中間還包括一段顛簸的山路。因為獨特的八卦布局,特克斯2007年被列入國家歷史名城。但因為地處偏遠,并沒有太多的人了解這里,旅游者更是寥寥。
特克斯縣副縣長李青梅?李吉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說,急于發展旅游的特克斯縣兩年前通過國家歷史名城委員會找到了龔鵬程,“我們希望龔教授能夠為我們的發展出謀劃策,就邀請他過來了。”
在特克斯,龔鵬程發現了由蒙文寫成的《周易》,還有雷法書,對此地的歷史文化感到相當驚異,便建議改變當地以自然風光為主題的推廣方向,轉而推廣當地周易文化。2012年夏天,龔鵬程在特克斯主持了第一屆國際周易研討會,來訪的學者們深感滿意。
但似乎這樣純粹的學者聚會并未對特克斯的推廣起到太大作用,于是龔鵬程決定讓舉辦多次的“俠文化節”也移師特克斯。
李青梅對活動的預算是100萬,包括200位來訪人士的交通、住宿、飲食費用,場地則使用了縣四套班子的辦公會議室。按照李青梅的說法,這是“花小錢辦大事。”200多來訪者中主要是學者和各門派的武術代表,另外還有上級的州領導。
由于經費有限,與2012年在成都舉辦的俠文化節各門派都有幾十人的陣容不同,此次來到特克斯的門派都只有兩人的出席名額,基本上是師傅和一名得意的弟子,加起來不到30人。
與學者不同,這些經常出席商業活動的掌門人是有出場費的。“也就是幾千塊錢吧”,劉綏濱輕描淡寫地說道。平時,他的出場身價一般是以萬元為單位。
“既然是龔老師的邀請,我們無論如何都會過來。”白義海說。
與往年更大的不同是,經常出席俠文化節的武俠文學研究者此次沒有被邀請,而原定邀請金庸、黃易的計劃也擱置了。
“沒有辦法,經費有限。”龔鵬程說。
李青梅回憶,特克斯之前尚未有籌辦這樣大型活動的經驗,整個籌備工作花了半年時間,并且由于中央“八項規定”的下發,中間還一度猶豫是否把活動辦下去。直到2013年7月中旬,活動的新聞發布會才在北京匆忙舉行。
但此時,還很少有人把這樣的活動跟“武林大會”聯系起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