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嚴管”奶粉的細則正逐步浮出水面。記者昨日獲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明確叫停在國內委托、貼牌、分裝生產奶粉。有關規定本周已在業內征求意見。記者昨日了解到,乳業大國新西蘭市面上只有5大奶粉品牌較常見,但業內估計中國已經有超過三四百個奶粉品牌。此外,連串政策的出臺也必將對“假洋鬼子”奶粉的生存造成威脅。
記者昨日獲悉,《關于不準委托、貼牌、分裝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已在本周向業內征求意見。根據規定,在其他產業司空見慣的委托、貼牌等生產方式統統被叫停。此外,國內奶粉企業也不準生產其在境外注冊商標或品牌的奶粉,不準使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產品名稱或者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對比:
新西蘭僅5個“大牌”
國內品牌多達數百個
昨日,記者在廣州商超奶粉貨架上看到,10多個品牌的中外奶粉“同場競技”,品牌、系列的名字也非常相似,充斥著“樂”“美”“善”“佳”等字。
本報記者昨日向國際市場調研公司歐睿查詢,到底乳業大國新西蘭市面上有多少嬰幼兒奶粉品牌,結果讓人吃驚:去年在新西蘭市場上份額超過0.5%的品牌只有5個,其中前三大品牌就占了97.1%的份額。
“目前中國內地有128家奶粉企業有牌照,但我估計市場的奶粉品牌至少有三四百個!辟Y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本報記者。
業內:
到海外貼牌生產奶粉
也遭遇“不利政策”
王丁棉對本報記者表示,奶粉與嬰幼兒生命攸關,需要打擊沒有工廠、沒有研發能力、撈快錢就走的行為,這也是上述規定出臺的一個初衷。同時,也不能容忍同一個奶粉配方僅“換個馬甲”就賣高價的情況。
記者還留意到,近年有關“假洋鬼子”奶粉的爭議在消費者中也不斷掀起波瀾。業內人士表示,市面上確實存在不少由中國投資者在國外注冊品牌、再委托境外工廠貼牌生產的奶粉,但在國外市場根本沒有銷售。
盡管上述叫停委托、貼牌的細則只對國內生產企業適用,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連串“嚴管”措施同時已在境外展開,海外貼牌生產的情況預料將大幅減少。
昨日,一位熟悉情況的新西蘭貿易資深人士黎強(化名)告訴本報記者,該國負責食品的初級產業部早前已經表示,從6月20日起,所有在新西蘭生產并出口到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需要在該部登記注冊!肮烙50%的貼牌公司都不能生存。”黎強說,他得到的消息是,初級產業部可能在新的一年都不會隨便發新奶粉資質牌照。
黎強說,估計目前有超過100家公司在新西蘭貼牌生產奶粉后再運回國內銷售。
國家食藥總局
將加大奶粉檢測力度
記者昨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悉,該局正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監管工作,包括加大檢驗、監測力度,對查出的問題予以通報。根據要求,各地區要成立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專門領導小組。此外,要組織開展對乳粉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發現企業存在質量安全問題或隱患的,要及時依法從嚴處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