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IFPI最近的報告稱日本已追趕上美國并將取而代之成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音樂市場,這一結論在音樂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并讓人們開始思考日本成功背后的原因。
據最新的人口數據顯示,日本人口數量僅為美國的41%,但日本人為何能在音樂方面花費與美國人相當甚至更多的錢?一個可能的解釋由《數字音樂新聞》的評論給出:日本反盜版法令中明確規定版權侵犯將會受到監禁的懲罰,而這是保證日本音樂業收入增長的重要原因。
“日本在2012年將刑事監禁引入非法下載的懲罰條例之中”一名佚名評論者評論道,“而現在,我們看見了結果。這正如之前所預料的一樣!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2012年6月份才通過此法案,而且直到10月份才開始執行。因此我們不能將音樂界的上升趨勢完全歸因于反盜版法案。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在這里起到了關鍵作用?又有哪些原因使得日本音樂業從每個人身上都賺取到了如此多的利潤,甚至做得比美國還要成功?
Evolver.fm就此訪問了Alan Swarts——MTV日本臺的前VJ,他在MTV日本工作了17年,近來剛升為其主管創意與內容的副總裁。
以下是AlanSwarts總結的幾個原因:
1. 在日本一切都更加昂貴
出租車起步價為710日元(約44元人民幣或7美元),看一場電影得要1800日元(約111元人民幣或18美元),而一張CD專輯均價則在3000日元左右(約186元人民幣或30美元)。
可以看到,CD等實體形式在日本賣的更加昂貴,而數字產品也是如此。iTunes商店里歌曲的平均售價為250日元(約15.4元人民幣或2.5美元)。雖然其歌曲銷量也不可勝數,但真正造就如此龐大的市場的原因在于其居高不下的產品價格。如今,日本不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音樂市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音樂市場。
2. 穩定的CD銷售價格
日本的CD價格在十年甚至更長的階段內都沒有什么變化,盡管近來發行的CD還包含諸如DVD或是寫真別冊一類的福利(這也許能部分說明唱片為什么賣得這么貴)。在日本,音樂產品的價格總是被CYE合法保護以避免其降價打折——價格總是被直接打印在產品身上,也因此一直以來都沒發生過競爭降價的零售戰爭。日本的百思買或是沃爾瑪也無法通過低價銷售來吸引顧客。日本的書籍與DVD價格同樣固定不變不打折,這也是我認為當今日本音樂界能夠在實體銷售方面取得強勁穩步增長的原因。
3. 狂熱型收藏者促使市場持續通脹
如今許多CD都會額外贈送一些福利,如CD/DVD雙套裝。那些擁有狂熱粉絲的藝人們(如男孩組合、女性偶像以及K-pop團體)會贈送得更多,或是為同一產品發行多種版本——例如,一張單曲也許會發行以下三個不同版本的實體專輯:
·CD以及演唱會DVD全長紀實
·CD以及音樂錄音帶DVD與拍攝花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