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正式展開,地方政府平臺貸風險問題也再度成為議論焦點。
而不久前被質疑陷入債務危機的曹妃甸,采取的也是“管委會+融資平臺”借貸負債開發的模式。一位與曹發展有過合作的投資公司人士稱,曹妃甸大大小小的平臺公司有幾十上百個無從統計,但最主要的就是曹妃甸發展投資集團(下稱曹發展),其次是曹妃甸控股。
唐山銀監分局材料顯示,截至2011年末,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曹妃甸貸款余額就達到了1025.56億元,曹妃甸融資平臺的貸款在這千億中,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
而據本刊記者掌握的材料,截至去年底,曹發展總負債近600億元,流動負債100多億,承載了曹妃甸絕大部分債 務。
這幾年來,它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融資能力卻越來越弱,其面臨的現狀恰恰是貨幣政策從極度寬松到穩健變化之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較為普遍的一個縮影。
曹妃甸代名詞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處,原系唐山灤南縣南部海域一帶狀小島。以2003年3月通島公路開工為標志,曹妃甸拉開了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
2007年,曹妃甸工業區財政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出資34億成立曹發展集團,專門負責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及城市運營,并由工業區財政局局長張賀青直接擔任董事長。這幾年,曹發展不斷融資、承接政府回購建設項目,基本上成了曹妃甸的代名詞。
至今,曹發展共完成項目建設173項,圍海造地170平方公里,市政路網217公里,已投資建設的有污水處理廠項目、太陽能項目、供熱項目、海水淡化項目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圍海造地工程。
在曹妃甸最廣為人知的一項建設,便是大規模的吹沙造地,數年時間,“吹”出了數百平方公里的陸域。
吹沙造地的成本非常昂貴,曹妃甸最初的沙島沙質較好,加上吹沙造地時輸送管道較短,一畝地造價平均約五六萬元;后期由于淤泥較多、處理成本高等原因,每畝造地成本已近30萬,曹發展也因此做了大量的投入。
相關盡調報告顯示,曹發展目前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于因承擔圍海造田工程,曹妃甸管委會支付的工程款。此外還有少量營業收入來源于持有經營性物業產生的租賃收入。按合約規定,曹妃甸新區管委會對土地的回購款為土地開發整理成本加上8%固定回報。
而曹妃甸管委會則主要靠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但為了吸引項目落地,曹妃甸曾低價甚至免費出讓土地,這意味著通過土地出讓獲得的收入并不會太多。據媒 體報道,曹妃甸的工業用地出讓一般在20萬元/畝,高一點的港口碼頭用地28萬/畝,最貴的住宅商業用地50萬元/畝,和造價基本持平。
曹妃甸是希望通過低價出讓土地招徠產業落戶,以財稅彌補土地價差。在其規劃中,將在這些新造的土地上招商引資,建起大港口、大鋼鐵、大化工、大電力四大支柱產業。理想的情況是,各項產業蓬勃發展,帶來了大量的稅收收入,再將這些收入繼續投入造地擴大規模,形成良性循環。
但實際情況是,隨著鋼鐵、化工的產業過剩,當地企業普遍運營狀況不佳,甚至出現虧損,稅收收入并不理想。2012年曹妃甸工業區全部財政收入50.5億元,2011年該數值為60億,已經呈下降趨勢。而早期用于基礎設施開發的巨額投入,正迎來償債高峰期。
財務狀況惡化
本刊記者掌握的曹發展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曹發展的總資產為870億,其中貨幣資金22億;應收賬款20多億,主要為應收CYE曹妃甸新區管委會圍海造地工程產生賬款;在建工程434億,主要為因承建工業園區基建項目而實際投入的成本。
近三年,隨著工程項目投資的擴大,曹發展的負債規模不斷攀升,且大部分來自銀行借款,尤其是在2009年,四萬億方案出臺后,曹發展從銀行貸款非常容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