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貿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李長安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稱,我國創業者主要處于35~49歲這一年齡段,創業者的受教育水平以中等文化程度為主。創業活動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學歷、年齡、性別之間,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創業環境如開辦程序、開業時間、創業成本等,是影響創業活動的主要因素。
自2002年開始,我國開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而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10余年來,促進勞動者進行自主創業、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扶持體系開始逐步完善,如今已經成為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業人才的含義多種多樣,在很多情況下,創業人才被認為類似于創新人才。在全球創業觀察組織的研究框架中,創業人才是指能夠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組織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特殊人員。而在李長安的研究中,創業者則被定義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家,并將創業活動限定為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創立數量。
根據上述定義,《中國勞動年鑒》(2012)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私營企業雇主創業者的年齡段主要是25~49歲,占比均在10%以上,其中40~44歲占比最高,達到20%。而大學生創業占比則不高,20~29歲的私營企業創業比率僅為16%。從性別來看,在40歲以前,女性的私營雇主創業比率均高于男性;在30歲以前的自營勞動者中,女性的比率要略低于男性,但在30~44歲這個年齡段要高于男性。總的來講,似乎中青年階段女性的創業積極性要高于男性。
在自營勞動者方面,占比最高的仍是40~44歲的勞動者,創業比較集中的年齡段是35~49歲。這就可以看出,35~49歲是創業的高峰期,如果考慮到企業的生命周期,那么大致可以推斷,30歲以后才是勞動者創業的最活躍時期。此外,自營勞動者在55~59歲這個年齡段又出現了一個創業的活躍期,這大概與一部分勞動者退休后利用自身的技術條件繼續服務社會有關。
我國創業者的學歷主要集中在中學學歷。其中,在私營企業雇主中,中等學歷的比重占78%,在自營勞動者中,中等學歷的比重達到63%。相比而言,高等學歷的創業者明顯比重較低。比如,在私營企業雇主中,具有大學學歷的勞動者比重為12%,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重僅為0.2%;在自營勞動者中,具有大學學歷的勞動者僅有1.1%,研究生學歷的則為0。
李長安還發現,我國創業活動主要發生在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少數中心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廣大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后。比如,私營企業最發達的江蘇,有私營企業近120萬戶,最少的青海(不考慮西藏)僅為1.7萬戶,前者是后者的近71倍。個體工商戶的分布總體來說也與當地CYE經濟發展程度相關聯,經濟發達地區的個體工商戶數量也多,但一些中西部人口大省,個體工商戶的數量也比較龐大。這說明個體工商戶的數量一方面與經濟發達程度相關,另一方面也與人口密度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全國每戶私營企業平均吸納的就業人數為10.7個,其中,高于全國平均數的省區市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其中,西藏每戶私營企業吸納的就業人數高達24.13人,青海達到20.5人,大大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全國每戶個體工商戶平均吸納的就業人員為2.12人,表明我國的個體工商戶仍處在“夫妻店”和“兩人店”的發展階段。
影響創業活動的因素眾多,除了創業者的個人稟賦特征外,還與當地的創業環境息息相關。創業環境會影響企業經營成敗的因素,而創業成本的高低則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13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的營商環境在所調查的全部185個經濟體中,處于中等水平,排第91位,和2012年持平。但在開辦企業的評價中,中國的排名則大大靠后,僅列第151位,比2012年前進了兩個位次。
李長安認為,中國目前的創業環境仍處于較低水平,存在著開辦程序過多、開業時間過長、開辦成本過高等問題,大大影響了我國勞動者創業的積極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