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梁振英一番極具深意的試探性問話,引發了作為香港支柱產業的零售、旅游、商業地產的大地震。
5月26日,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的閉門會議上,梁振英咨詢在場委員:如果要減少20%的自由行旅客,有何意見?又表示希望了解各委員認為應如何減少自由行旅客數量。特首的這一表態,引發自由行受益股,如九倉、希慎、鷹君、莎莎、卓悅、周大福等在27日全線大跌。盡管隨后梁振英強調“特區政府只是在聽取意見階段,暫時沒有任何建議”。但整個事件背后折射的是自由行實施十一年來給香港各階層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香港經濟過度依賴自由行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
零售店數目暴增15倍
自由行政策始自2003年7月。當時“非典”危機過后,香港經濟慘淡,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政策力挺香港。
目前國內已有49個城市開放了自由行,訪港人數也從2004年的426萬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2746萬人次,占內地訪港游客總數4074萬人次的67%。
與大量游客訪港相伴的是,游客購物開支占香港零售業總銷售額的比重快速上升,由2004年的4.5%,攀升至2013年的22.2%。
據估算,僅2012年自由行購物就為香港帶去261億港元的銷售收入,占當地生產總值的1.3%,提供近12萬個就業崗位。至此,旅游、零售以及由此帶動的商業地產迅速成為香港的支柱產業。
自由行使香港經濟受益的同時,一些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比如對當地民生的影響。首當其沖的是大量涌進香港的游客開始考驗香港的城市接待能力。
在香港的主要購物區和公共交通設施中,隨處可見拖著拉桿箱的內地游客,使得市民生活受到影響,當地媒體和市民喜歡用“擠迫”這個詞來形容這種不堪重負的狀態。
另一個變化是民生商鋪明顯減少,商鋪多被迎合自由行游客購物的品牌商高價轉租。
據香港立法會發布的個人游研究報告顯示,十年間,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零售店的鋪面數量暴增15倍,商鋪租金平均上漲七成,而貼近民生的非專門店及零售書報文具商鋪,卻分別減少29.5%和25.4%。
正因為相關負面因素,減少內地游客的呼聲最近兩年在香港一直沒有停止。
因此,盡管梁振英很快澄清削減20%自由行目前只在討論階段,并沒有做出決定,但仍然引發了自由行受益股股價的集體下挫。
5月27日收市時,旗下擁有內地游客光顧最多的尖沙嘴海港城、銅鑼灣時代廣場的九倉下跌3.5%,希慎跌3.5%,而零售股莎莎、卓悅、周大福等跌幅均在3%左右。
美銀美林當天就調低九倉的評級至“中性”,目標價調低6.7%,表示最壞情況九倉的銷售收入將減少8%~10%。
美林調低九倉評級也表明投資機構十分看重自由行政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按2013年2700多萬人次計算,如果削減20%自由行數量,等于減少550萬人次,使游客數量恢復到2012年的水平。
瑞銀發布測算報告,以2013年內地旅客消費額1879億港元計算,假設自由行減少20%,消費額會減少200億港元,意味著香港零售額會減少4%。
自由行模式已經見頂?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提出要調研香港的旅游設施接待能力。當時即有媒體報道,中央有調整自由行政策的打算。據香港媒體報道,近期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見香港部分政協委員時曾表示,應該研究控制同一時間在港停留內地旅客的人數。
此次迫于內外壓力,梁振英放出削減20%自由行游客數量的口風,被喻為極有深意。一方面是中央已表明要檢討自由行政策,特別是評估香港的旅客承受能力,特區政府必須作出回應,以向中央有所交代和提出建議。另一方面,港媒評論認為,梁振英對削減20%自由行的方案會極具爭議這點心知肚明,但仍然披露此方案,按其口風判斷,他當時呼吁各委員要為自由行的好處多發聲,不要讓人“騎劫”,讓人以為自由行只有壞處。意即,應對自由行的負面新聞,不能由政府來獨力迎戰,享受到好處的企業應該與政府站在一起共同“應戰”。
不過,是否真正削減自由行數量對港府確實是個難題,雖然民間調減的呼聲很強烈,但各方也擔心自由行數量一旦減下去,再想增加可能相當困難。有調研顯示,香港對內地游客的吸引力已經在不斷降低。以今年“五一”小長假為例,訪港的內地游客已經比去年同期減少1.7%,這是自2003年自由行政策實施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對零售業和商鋪租金水平的影響立刻顯現。莎莎及卓悅的銷量全部下滑,珠寶零售下跌至少兩到三成。德銀也預計,今年訪港游客水平會繼續疲弱,而尖沙嘴、銅鑼灣等商業區的零售商鋪空置率已經開始上升。另一方面,內地游客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已經從奢侈品、黃金珠寶等貴價商品,轉向中低品牌和有香港特色的大眾消費品上,香港的零售渠道也要因此變化而做調整。
這時,如果香港政府一刀切式削減自由行游客數量,不但打擊香港支柱產業和經濟,而且也會使處于調整中的零售渠道雪上加霜。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香港依賴自由行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見頂,是時候像新加坡一樣,拓展視野,發展多元經濟了。
對于是否削減自由行游客數量的最終決定,香港大學一位專門研究香港經濟的人士判斷,梁振英領導的特區政府的傾向還是不限制,通過開發新的景點、興建新的購物設備和旅游接待設施來吸納增長的游客,但這些設施的確不是短期能建成的。為緩解矛盾,港府在短期內仍會適當控制游客數量。他分析認為,內地游客中不確定性最大的就是針對200多萬深圳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這些游客的消費力也是內地游客中最低的,其中部分還是“水貨客”,因此他判斷最先削減的應該就是這部分游客,由“一簽多行”改為“一日一行”。如果仍達不到效果,下一步調控目標才是縮減內地49個自由行城市的數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