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av一区,亚洲毛片网站,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5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臀

頻 道 直 達 - 創業網首頁 - 創業資訊 - 專家點評 - 創業觀察 - 你問我答 - 創業指南 - 項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創業培訓 - 創業新聞 - 奇思妙想 - 創業博客 - 創業論壇

創業加盟
創業新書推薦 - 創業項目庫
創業專家在線答疑
酒店管理專家答疑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創業故事創富故事→新聞
    


一角錢的生意做到一百萬


cye.com.cn 時間:2005-12-17 13:40:57 來源: 作者: 我來說兩句

 
     河北省邯鄲縣史東堡村有這樣一群奇怪的農民,自己的奶牛養在別人家里,給自己的奶牛擠奶還要聽別人指揮。

     黃慶豐:“這個藍工作服是統一的工作服,不穿工作服不能擠奶。”

     讓史東堡村養牛戶們如此言聽計從的人名叫張振海,外號“眼鏡”,2001年他突發奇想,借了一百萬辦起了奶牛托養所,為啥張振海突然轉起了這根筋?故事還要從他家里的那一輛小三輪開始講起。

     1997年張振海用多年來攢下的積蓄買了一輛小三輪做買賣,八月的一天張振海去給鄰村送貨,路上遇到了一個去送牛奶的養牛戶。

     高玉彩:“那個時候,在路上壞過一次,就我們村的張振海,我讓人家幫幫我忙。”

     張振海:“他這個車剛壞,正在找修車的,他就是送奶的,去送奶的,車壞了,他跟我說,我說那沒問題了。”

     這次的幫忙本來沒有什么,可讓張振海發現了一個秘密。如果替農戶送牛奶,一公斤牛奶可以賺到一角錢的勞務費。

     張振海:“這多好啊,就是無非就是一斤5分錢,對方的收入少了點。”

     一公斤一角錢的提成,讓張振海沾沾自喜,如果把自己的小三輪裝滿的話,那可是一筆大收入。

     高玉彩:“我車壞了,也沒有再修,就叫他一直給我送,一直給我送了一下,挺不錯的我認為,做活做得還挺認真。”

     當時史東堡村只有高玉彩這一個養牛戶,整個只有六十頭牛,每天產一百五十公斤牛奶,光靠這點牛奶賺不了多少錢。

     張振海:“這就開始,怎么能讓我車上的奶能多一點,怎么能讓我這個車上的這個奶能裝滿,車上的奶裝滿了,多了,肯定我要高一點的,每天的收入要多一點的。”

     緊接著張振海走街串巷告訴農戶養牛賺錢,發動大家都來養牛,并且承諾有多少牛奶就能銷售多少。

     張振海:“有多少奶,我能給你銷多少奶,結賬別管了,我在外面廠長們的關系也搞得挺好。”

     邢森林:“這個養牛不錯啊,牛奶又有人要,又不發愁,可不這還能有點收入。”

     邢森林:“看到都有利了,有利了,有錢,就趕緊買牛。”

     邢洪亮“那個時候,就是看到喂牛行了,就喂牛吧。”

     眼看養牛能賺錢而且不愁銷,村里養牛的人開始增加了,到1999年時,張振海每天能收到的牛耐增加到五噸,小三輪也變成了小解放。這時候讓張振海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武春明:“收得越來越多,因為可能受到跟咱簽合同這個局限性吧,他這個奶咱也是消耗不了。“由于張振海和牛奶加工廠簽有銷售合同,每天只收購他三噸的鮮牛奶,因為他送的牛奶太多,工廠的加工能力有限,只能按照合同收購。

     張振海:“當時我送的奶量高的時候,是1萬斤,可是沒想到,廠家這個奶量多了,就按你長期送他這個合同,往下砍,廠家真的要不了這個4000斤,要了我6000斤。”

     收回來的牛奶賣不掉,這事讓張振海頭一次傷起了腦筋。

     張振海:“只有這兩噸奶往下扔,今天扔兩噸奶,明天扔兩噸,后天不能再扔吧,當時我一扔奶的時候,心里感覺特別難過,因為這都是錢埃”每天的損失,都得由張振海自己承擔,怎樣把牛奶賣出去呢?

     張振海:“剩下這4000斤怎么辦,我們送呢,就是為了掙個錢,今天不要了4000斤,明天還是不要4000斤,有多少錢也得扔出去。”

    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找更大的牛奶加工廠家!在一次收奶的過程中,張振海得知河南安陽有一個大型乳品廠。

     張振海:“第二天早晨,天一明,我就坐車去河南了,聽說這個廠需要的奶量比較大,少了還不要。”

     滿懷希望的張振海找到了這家乳品廠,本以為兩噸的牛奶已經不少了,為不讓對方小看自己,張振海把自己的供奶量多報了不少。

     張振海:“找到河南安陽這個大型的乳品廠,我說現在手里有3噸奶,其實咱手里是兩噸奶,我還多說了一噸奶呢。”

     可是對方告訴張振海一天最低的收購量為四噸,這可讓張振海始料不及,自以為可以輕輕松松談成的買賣,竟然因為自己的奶量少而不能做成。

     張振海:“發愁,他這兒嫌奶少,一個是有奶賣不出去,一個嫌奶少,又給我這個思想增加壓力了,這個怎么辦。”

     為了銷售出剩余的兩噸奶,必須再多收購兩噸牛奶,張振海為拿下這樁買賣,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四處去尋找新的奶源。

     張振海:“在回家的路上,開始發愁找不到奶,當時奶多,現在奶又找不到,我突然想起來,我有一個老師,他與養牛有直接的關系,他是畜牧局的,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把說行,他說,我這兒還有一個戶的,喂了100多頭牛,他一天出兩噸奶,你可以跟他談談。”

     經過老師的介紹,張振海找到了這個養牛戶——家住瓷縣的劉改生。

     張振海:“在回去的路上,我就沒回家,就直接坐車就到了劉改生的家,就到馳縣,我就跑到他那兒,看怎么樣,試試吧,結果一到了劉改生這個一進廠,心中有一種喜悅的好感,因為看到牛特別多,有一二百頭牛,這個心里有一個50%的底了。”

     劉改生的奶牛是不少,牛奶也足夠,可讓張真海更傷腦筋的是劉改生已經有了很穩定的銷售渠道。

     張振海:“他說有,1.8噸,1.9噸,兩噸奶,我說正好對我這個口,至于對方給不給,我就往下探了探,我說是不是能保證一天的奶交給我,他說,我和別人做得挺正常的,他很為難。”

     劉改生的這番話,讓張振海剛剛快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為了讓劉改生把牛奶賣給自己,張振海想盡各種辦法。

     劉改生:“中午呢,我說請他吃飯,請他吃飯,坐飯店吃飯以后,我說我結賬,不知道咋回事,他自己把帳給結了,通過這一點,我感覺他這個人挺實在的。”

     可讓張振海沒想到的是,自己不經意的一次買單,卻打動了劉改生。

     張振海:“吃了飯以后,劉改生去算這個飯錢,說已經算了,他就感動的,說你這個奶給你決定了,我一下說得我心里我感到,辦一件事是真難真難呀。”

     劉改生:“所以從那以后呢,我的奶,牛奶全部給了張振海,并且關系一直建立了,奶源關系。”

     和劉改生建立的奶源關系,不但賣出了自己的兩噸牛奶,也通過他找到了一些更大的牛奶銷售戶。到2003年,張振海的日銷售量由原來的七噸增長為十幾噸,這也使他由原來的送奶工,變成了邯鄲縣家喻戶曉的牛奶經紀人。可好日子沒過多久,麻煩又來了。

     張振海:“到2003年,突然經理下了一個通知,現在通知不收散收奶,要達標奶,達標奶就是質量相當高的,微生物相當低的,才能收,這下又把我難住了,沒到兩年,又出現愁的事,這怎么辦呢。”

     張振海這次又犯了難。農民的牛奶,他不能不收,怎么讓農民的牛奶變成達標奶呢?

     張振海:“通過大型的擠奶機,就是必須通過集中擠奶,改革廠房,把奶戶集中到一起。”

     建奶牛托養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乳品場已經開始拒收他的散收奶。

     李曉東:“當時就是說,拉過去10噸奶,有6噸合格,4噸不合格,公司進行拒收。”

     張振海:“這是太多了,都是錢,我心里就難受,當時愁的,愁到,當時愁沒了勁。

     這個資金來源從哪兒來,我一直在思索這個事,當時這個資金,我手里有30萬,那還差了太遠。”

     2003年9月,張振海拿出了幾年來所有的積蓄30萬,正式投入奶牛托養場的建設,想借此把村民的牛集中起來擠奶。

     張振海:“如果說我不建,面臨著現在的這些就成了廢墟了,所以建了,前景挺可觀,我的想法是不是,我找我幾個朋友,又借了私房錢,就一共借了40萬元錢,在這個情況下,我才把這個小區建起來了。”

     靠著從朋友那里借來的四十萬元,2003年10月,張振海建起了一次能同時容納八百頭奶牛擠奶的擠奶廳。

     張振海:“不通過手工,就擠了以后,擠干凈之后,直接擠到奶杯桶,擠到整流管里頭,不通過空氣了,容易保存,也就更容易,保好質量了,更容易銷售。”

     奶農:“要是在家庭擠出來的奶,不符合衛生標準,你擠的奶,臟東西吧嗒吧嗒加里面了,加里面你扔了?尿嘩啦嘩啦掉進去了,再說,又不用送奶,在家里,陰天,下大雨,下那么大的雨,你穿雨衣,你也得送奶,你不送奶,你在家壞了,壞了就扔了,在這兒不用,在這兒又有擠奶機,直接就拉走了,大大地有利。”

     通過幫農戶養牛,托養場統一提供草料,統一擠奶,養牛戶自愿管理。每年只收養牛戶18元的管理費。

     王占慶:“草給你送到跟前來,水不用你愁,你要電了,有發電機,啥都不用,陰天下雨,也不用你送奶啊,也不用你拉草。”

     張振海:“看到這個賣奶不發愁,進到小區挺方便,這個喂牛戶就你一講我一講,不到兩個月,三個月吧,小區上了500頭牛。”

     因為收費便宜擠奶方便衛生,張振海蓋好的牛舍很快被村里的養牛戶占滿了,來遲了就沒有地方。

     謝振朝:“買上牛之后,我發愁了,這個牛,都是買的時候,覺得產奶牛,但我一向沒有養過牛嗎我自己又不會擠奶,我想這怎么辦呢,后來就聽人家說,牛在小區里面養,我就決定,進小區里養。”

     到2005年,張振海的奶牛托養廠已經存欄1000頭奶牛,日送奶量超過了20噸,日收入達到6000元。昔日的送奶工今天已經成為家產百萬的農場主。



創業網【 www.fswenwen.com 】-創業路上 與你同行

·相關新聞

·上海談商論道創業系列講座 ·創業網尋戰略投資合作伙伴
·80后創富論壇共創未來30年 ·創業網向網友征集網站建議
·北京新聞廣播9月24日節目 ·金口財總裁演說行銷特訓營
·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 ·七彩公司招募大學生創業者
·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活動 ·第十屆金手指網絡獎征集中

·新聞評論
會員名稱:
密碼:匿名 ·注冊·忘記密碼?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最新資訊
   
 
創富之星
   

 
新書推薦
   
 
論壇精華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翁源县| 贵南县| 磐安县| 威海市| 阆中市| 岐山县| 始兴县| 江西省| 华阴市| 绥化市| 油尖旺区| 元阳县| 吉林市| 昆明市| 东城区| 浠水县| 阿图什市| 临安市| 雷州市| 黔西县| 怀柔区| 香港| 锦屏县| 探索| 任丘市| 昭觉县| 同德县| 宜兰县| 盈江县| 沾益县| 乐业县| 涟源市| 仙桃市| 松阳县| 家居| 黎平县| 庐江县| 专栏| 临邑县|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