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合旗下的互聯網資源將是馬云所遇到的終極挑戰嗎?
2005年的中國互聯網無比精彩,但從個人角度來看,馬云毫無疑問是過去一年整個中國互聯網焦點中的焦點。無論是和雅虎酋長楊致遠達成的驚天交易,還是與克林頓論劍西湖,抑或對雅虎中國大刀闊斧的改動,都無一例外地震撼著眾多業內人士本已疲倦的眼球。
這一系列的大手筆并非一個只會指手畫腳、口出大話的“狂人”所能完成。馬云狂人表象的背后,確實有很多讓投資者追捧和之競爭對手警惕的實質內容。
受人追捧的小個子
馬云受投資者追捧的程度和他狂人的個性一樣讓人驚訝。當然也正是投資者的追捧使得還未上市的阿里巴巴擁有了足夠多的從容可以狂人般地說話和做事。
馬云第一次受到投資者的狂熱追捧是在2004年2月,阿里巴巴獲得8200萬美元投資,投資人包括軟銀(Softbank COPK)、富達(Fidelity)、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等四家公司,其中軟銀一家就投入6000萬美元之巨。
對于風險投資來說,除了好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就是看人,軟銀6000萬美元顯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因素是沖著馬云去的。“2001年我向孫正義匯報公司情況的時候,他告訴我只有我還在說當年說過的話,其他人都和孫正義當年投資的時候說的不一樣了。”馬云對記者表示。孫正義看重的正是馬云的狂人不打妄語,實際上“信用”一詞也正是馬云賴以打造阿里巴巴的核心武器。
如果說孫正義看中的是馬云的信用,那么雅虎酋長楊致遠看中的就是馬云的中國“功夫”了。這一次楊致遠付出了10億美元的支票成為了馬云的投資者,也把雅虎中國這個爛攤子交給了狂人馬云,希望他能夠用自己的中國“功夫”幫助雅虎擺脫在中國的尷尬處境。
雖然楊致遠的10億美元真正讓馬云拿到手的遠沒這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楊致遠看中的還是馬云這個人。馬云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從無到有地養大了一個淘寶,并揚言將在中國徹底打敗eBay。雖然目前淘寶和eBay鹿死誰手尚不能下定論,但淘寶迅猛的勢頭顯然已經將國際巨頭eBay逼于尷尬境地—這正是楊致遠7年來所苦苦追求的本地化功夫。
馬云雖然很狂,但是他狂得有一些底氣也很有分寸。底氣讓他獲得了投資者的追捧,分寸則讓他維持了在互聯網業內極好的人緣。
2005年9月10日,馬云發起的西湖論劍邀請到了丁磊、張朝陽、汪延、馬化騰等諸多大腕。雖然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出席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論壇的號召力,而阿里巴巴的主營業務B2B電子商務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的競爭重合度很小也是關鍵因素,但考慮到這些業內大腕之間的競爭和恩怨,馬云的號召力可見一斑。實際上,馬云在業內其他同行面前都表現得極為低調和自謙。
挑戰大家伙
“我小時候很瘦小,但是很會打架。”這是馬云對自己兒時性格的一種描述,這同樣也是現在馬云做事情的風格。幾乎是從創業開始,馬云的做事風格就充滿挑戰欲。
據馬云的回憶,當初在杭州的公寓里開始創建阿里巴巴的時候他只有50萬元的資金,最多只能支付給創業團隊每人500元每月的薪水,但是那時馬云已經喊出了做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的狂語。
“當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其實心里都在犯嘀咕。”馬云后來回憶道。不僅僅是馬云的創業團隊對這樣的目標心存懷疑,當時的互聯網業內幾乎沒有人相信馬云可以成功。
雖然到現在馬云仍然沒有實現當初的宏愿,但是阿里巴巴已經被視為一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好像是在建一幢大樓,今天裝一根水管,明天安一個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亂七八糟的,而且經常改來改去,我現在只有一個做電子商務的大概輪廓。”馬云說到。堅持做到這一點的要素是什么?也許就是馬云這種充滿挑戰欲的做事風格。
如果說阿里巴巴的創辦更多是挑戰自身的話,那么馬云掀起的和網絡巨人eBay的戰爭則是典型的“挑戰大家伙”。當2003年馬云準備掀起這場戰爭的時候,他還只是兩手空空,而eBay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同時擁有PayPal這樣強大的支付平臺。
然而兩年之后,新生兒淘寶和支付寶就如同馬云急促的語速一樣,逼近到eBay的身邊。和eBay的戰爭勝負未分,但是淘寶給競爭對手的壓力已經非常之大。甚至一度認為中國市場不成熟的PayPal,也在支付寶的壓力之下提前進入中國。在外界看來淘寶的咄咄逼人在于其不惜血本的廣告攻勢,但馬云卻認為,“淘寶良好的社區以及對中國用戶的理解是我們的優勢。”
從楊致遠那里接手雅虎中國將是馬云挑戰欲望的一個極限。這不僅僅因為馬云接手的是一個在中國混跡七年而無所作為的爛攤子,也不僅僅因為馬云即將進入的是他此前極為陌生的搜索領域,這次挑戰的極限在于,通過接手雅虎中國馬云已經搭建起了一個結構相對復雜的電子商務矩陣。無論是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還是雅虎的搜索技術,都是馬云為自己未來的電子商務帝國選好的支柱。而圍繞這幾個核心的支柱能否實現自己的電子商務宏愿,將是馬云的終極挑戰。
就像當初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不會成功一樣,現在也一直有很多懷疑的目光看著馬云接下來的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