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不見經傳的鄉村赤腳醫生到身家數億的北京章光101集團總裁,從早年的創業被指“非法行醫”到如今的行業精英,趙章光笑稱自己也是經歷了101次的嘗試。
他說自己創業就堅信一個理念,“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不斷進取的決心和信心,并堅持不懈地去執行,沒有什么跨不過去的坎。
第一桶金之成功秘笈
善于抓住創業的每一個小機遇,勇于嘗試,不怕失敗,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研究生發始于“醫生義氣”
1968年的春天,趙章光在自家開辦了一個小小的診所,雖然只是一個赤腳醫生,學歷不高,但他卻因為醫術不錯,名字在方圓數十里的鄉村傳揚。一天,一對慕名而來的夫婦帶著18歲的女兒來到了趙章光家,原來這個女孩兩個月的時間頭發脫得一干二凈,無奈的父母懇求趙章光救救自己的女兒。
就在趙章光猶豫是否為這個孩子治脫發的時候,鄰村又有兩位脫發的女孩找到了他,其中一個女孩都和未婚夫訂婚了,婚前不久頭發卻莫名脫落,男方硬是為此退了婚。另一個女孩是教師,患的是全禿,平時在學校里教書都是帶假發,經常被人指指點點。
“脫發帶給患者的困擾不僅在于外表,更在于內心和精神的折磨。作為醫生,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她們!被谝粋從醫者的“義氣”,趙章光開始了漫漫的研究之路,經過6年的艱苦研究,歷經數百次的試驗,趙章光終于成功地令很多患者原本光禿的頭上長出了頭發。
有了這些成績,再加上看到身邊脫發、斑禿的人越來越多,趙章光靈光一閃:為什么不開發成產品呢?說不定就是一個創業機會。
欲創業被指“非法行醫”
于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趙章光把“101生發酊”裝進玻璃瓶,成了一種產品。然而因為沒有批號,在溫州趙章光被指為“非法行醫”,剛剛抱著夢想走出家鄉小舞臺的他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鐵盧。
趙章光隨后想到了與醫院合作的辦法。他為此四處打聽,還曾北上寧波,一邊在旅館掛牌行醫,一邊找尋可以合作的醫院。然而他卻一次次被拒絕。
因為行醫許可證的問題,趙章光不得不返回村莊。1985年,趙章光被一則廣告吸引。骸氨镜昱l、零售護發水,歡迎廣大用戶洽談購買。”趙章光立刻想到,如果把生發劑和護發水一起出售,效果可能更好,于是他給鄭州那家商店的經理寫信聯系合作。
本以為自己的信很可能就石沉大海了,沒想到很快對方回信,表示希望進一批生發水看看效果如何。趙章光大喜,立即回復“愿意上門坐診,無效退款”。
“護發水”賺到第一桶金
走出這一步之后,趙章光仿佛看到了希望。而趙章光的這位合作伙伴經營洗發水多年,也深知洗發、生發市場的需求和市場潛力,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作建廠,生產“101毛發再生酊”。
接下來的發展正應“過了一個坎,下面就是陽關大道”的老話。1987年3月,“鄭州毛發再生精廠”創立,最初投資只有20萬元,投產半年后,就創造了103萬元的產值,純利潤24萬元,在經歷多次挫折后,趙章光終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回想起一次次地跌倒再爬起,趙章光不禁感嘆道,敢想敢做、不怕困難、抓住機會正是自己賺得“第一桶金”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