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快人半拍鑄就百億萬達
cye.com.cn
時間:2006-2-8 20:08:5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
“快人半拍”鑄就百億萬達
32歲之前的王健林,是一個優秀的軍人。今天的王健林,聲望來自他一手創辦的萬達集團,一個曾經因為足球而揚名天下,依靠地產而迅速壯大的企業。
翻開萬達的創業史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總能“快人半拍”的企業:在大連率先從事舊城改造,在東北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造,在全國率先參與足球也率先退出足球,在地產界率先開創了“訂單商業地產”模式,率先嘗試“房地產信托基金……總是快半拍最終讓這個曾瀕臨 破產的區辦小企業成長為今天資產超百億的地產巨頭。
率先嘗試舊城改造
1988年,萬達創業元年。
這一年,王健林從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請纓“主政”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一個欠債149萬元、瀕臨破產的企業。 此前半年,王健林剛剛從部隊轉業落戶大連,那個時候的他對房地產行業還非常陌生,然而,這個“門外漢”卻很快選擇了一個同行前輩不敢或者不屑于的項目:舊城改造。“拆遷回遷問題雜、成本高,沒人愿意干,我們是大連的第一個”,實際上,萬達也沒有別的辦法,那個時候開發項目要“配額”,萬達拿不到,而舊城改造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想開多少給多少”。
在當時大連市政府南面,有一個“棚屋區”,很不雅觀,領導對前來跑“配額”的王健林說:就這里,你想開發多少都行!然而,回家一算成本,每平方米的造價正好是當時大連的最高房價1200元,難怪沒人愿意干!
“那我們就多賣幾百塊錢唄!”初涉商海的王健林還是決定一搏,結果大獲成功。“棚屋區”被改造成大連今天著名的“北京街”,“800多套房子,一個月就賣完了,一下子掙了一千多萬!”
“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就是做了幾點創新,一是推出130多平米的大戶型,二是在北方率先設計了明窗大廳,三是采用了鋁合金窗。”多年以后,王健林輕描淡寫回顧當年的成功。
東北股改示范企業
嘗到甜頭的“開發公司”開始將改造當成自己的“主業”,當其他同行回過神來的時候,王健林已經成了改造大連舊城區的“專業戶”。
“確實掙了不少,錢嘩嘩的來!”今天的王健林說起那個時候,依然興奮。然而,那時的他卻苦惱隨著利潤而來,原有的舊體制根本無法讓企業展開手腳。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為了辭退兩個“霸道”的司機,王健林最終要跑到市領導面前以辭職“相挾”,才能辦到。而王健林心里最不能忘的,是那次員工集體“公費旅游”事件。
“員工跟著我連續埋頭干了兩年多,第三個五一節,大家提議平時加班加點卻不能加工資,能不能出去集體旅游一下,我想那也是應該的啊!”于是,包了幾輛大巴,到一個景點,大家開開心心過了個周末。然而,他們還沒有回來的時候,舉報已經到了市紀委。節后上班第一天,王得到消息,給他的處分是“警告”或者“通報批評”。最終,在區紀委求情下,免去處分,但“每名員工必須把公費200元補回來”。
這件事情對王健林打擊很大,迫使他開始關注企業制度問題。1991年,當國家體改委和大連市體改委準備在大連選擇三家企業作為東北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愿意干,王健林卻積極申請了,并成功爭取到了名額,從而在企業制度改造上,在整個東北先行了一步。幾年后,原有的國有股份徹底退出萬達,王健林開始持有萬達股份,真正成為了一名商人。 進退足球都是第一
萬達發家于地產,但揚名于足球,直到今天,許多人還認為萬達是一家“體育公司”。進入足球,萬達搶了全國之先。“1994年,大連市體委主任找到我,說國家想搞足球聯賽,我也算個著名的球迷了,所以就干了!”中國第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萬達足球俱樂部因此成立。
很快,足球聯賽在國內風風火火熱鬧起來,萬達成了最大贏家———六年奪下四個冠軍,創下連續55場不敗紀錄,大連萬達也開始聞名天下,品牌知名度位居全國第五。
數年之后,王健林又創造了一項新的紀錄:第一個退出足球!“六年我們總投入了3個多億,收回1億多,凈投入兩個多億,”但是王健林認為,讓自己退出足壇的絕不是錢,“一年幾千萬,我花得起,但是把名聲搞臭了,我就賠不起了!”
在國內足壇因為黑幕、黑哨、假球、賭球等而“搞臭”的前夜,2000年,大連萬達徹底遠離了這個是非之地。“現在看來,我們走的恰是時候!”
首創訂單地產模式
退出了足壇,王健林將萬達的精力全部集中到了地產上,很快,一種新的商業地產模式在他手里出現了:先找沃爾瑪等商家簽租賃合同,然后再蓋商場,以降低商業風險。王健林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做“訂單商業地產”。
“第一次上門跟人家說,一口就被拒絕了,慢慢談,一次一次上門談,整整花了一年。”王健林告訴記者,為了說服沃爾瑪,他上門跑了幾十趟,對方才同意“試一試”。
于是,王健林便將自己的完美構想讓沃爾瑪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把:選定了地段優先告訴沃爾瑪,然后根據沃爾瑪的需要協商設計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如期交付使用。“實際上,沃爾瑪也很希望能有這種模式,只是以前地產商們都沒這么去干。”萬達在一年之內讓沃爾瑪在全國6個城市試了六次,結果美國百勝、新加坡百勝等10多家全球連鎖企業也加入了“合約”,“訂單地產”模式正式形成。
更重要的是,這種穩定的營收,讓王健林得以開始另一步“先招”:將訂單商業項目打包,送到海外融資。“很快、馬上就會有了結果了!”1月3日,王健林告訴記者,現在是“靜默期”,具體內容不能說。
據透露,萬達已經將手下現有的多個商業地產項目打包成“房地產信托基金”形式,準備于近期在香港股市上市,在此之前,來自全球著名投行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的30億人民幣定向私募已經完成,之后公開的募資額度將高達10億美元,如獲成功,這將成為國內民企上市融資的最高額度。
回顧王健林的創業史,“快人半拍”其實就是他敢做敢想、敢打敢拼的風格在商海中的成功上演,正是靠著十幾年持續的“快人半拍”,王健林的地產帝國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并且滾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經濟奧斯卡”上的“最佳主角”
“大連那邊大霧,飛機到現在都沒能起飛呢,我們得改定一個見面時間啦!”2005年12月29日晚10點鐘,王健林在嘈雜的機艙內致電通知記者改變第二天的采訪計劃,語氣顯得有些著急。
記者得知,當時大連那邊由副市長帶隊的政府代表團正在等待王健林的凱旋,但他乘坐的飛機卻在首都機場的跑道上排隊。最終,王健林沒能在當晚趕回大連。30日中午,當他終于飛抵大連的時候,受到“第二次”前往機場的大連市政府代表團迎接。對于一位民營企業家來說,這是一種十分鮮見的禮遇,因為2005年12月28日的晚上,王健林榮獲“2005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獎。
在這個被譽為中國“經濟奧斯卡”的盛會上,10名獲獎者中有8名來自大型國企,剩下的兩名獲獎者分別是2005年的“科技富豪”———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和萬達地產董事長王健林。作為獲獎者中惟一的傳統民企代表,王健林備受關注,主辦方特地邀請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為他頒獎。對這個安排,王向記者表示:“感覺非常榮幸,黃主席可是我們的‘民資委主任’啊!”
一年一度短短幾個小時的頒獎現場,一直被認為是國內企業家最高端的“秀場”,10位最頂尖的財經精英輪流登臺一展“風采”。“房地產企業自我宣傳比較好,但是公眾評價不滿意;房地產企業對中國經濟作出的貢獻比較多,但是得到的表揚比較少;房地產商的經濟地位比較高,但是社會地位比較低;用一句話形容,賺錢不少,但近兩年心情不好。”王健林在頒獎現場對提問者的這段即興回答,事后被公認為當晚最精彩的發言之一。與此同時,在萬達的員工眼里,今年的“最佳主角”則是非他們的“王董”莫屬。
晚會結束之后,王健林曾質問自己的助理:“我怎么聽說現場的提問是可以事先知道的,你們怎么沒先給我搞到?萬一要是‘短路’了怎么辦啊!”“這種場面您怎么可能‘短路’呢?我們不相信。”助理這樣辯解道。事實上,3個多小時的頒獎過程在兩天之后播出的節目里只剩下兩個小時,而王健林是惟一一名演講未被“剪輯”就播出的獲獎者。
當然,對于《人財榜》來說,王健林成為新年的“開篇人物”決不僅在于其“年度經濟人物”的光環和他精彩的獲獎亮相,而在于他的獲獎理由:長期熱心慈善事業——來自大連慈善總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多年來萬達集團投入公益事業的資金累計已超過8億元。
2005年,社會對富豪的關注,開始從他們的創富成就轉向致富之后對社會的回報上來。去年,我國以政府名義召開了首屆慈善大會,推動民間慈善事業發展,盡管這只是一個關注民間慈善事業的開端,但它畢竟已經昭示出參與慈善必將是財富人物新的熱門主題的趨勢。當日歷剛剛翻開2006年之際,我們期待著更多向社會做出善舉的富豪在《人財榜》上亮相!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