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3歲看小,7歲看老。中凱文化集團董事長郭子龍經營文化產業的天賦,從幼年時期似乎已經顯現出來:還沒上小學,他就把家里的小人書拿到街上出租。“那可是我平生第一桶‘金’啊!”在接受晶報獨家采訪時,郭子龍笑道。
2006年開春,郭子龍成了中國文化市場的明星:高價買下《無極》、《千里走單騎》兩部國產大片的音像發行權,正當《無極》深陷“饅頭”引發的鋪天蓋地的口水戰時,郭子龍獨家發行的影片DVD銷量卻創了紀錄。得意之余,郭子龍在廣州和記者聊起了他的奮斗史和“文化產業帝國”之夢。
財商,從小開始培養
“環境造就人。”郭子龍很愛說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個典型的潮汕商人:起點低,出道早,發財快。
郭子龍1969年出生在汕頭。到了他上小學的時候,他的父母領風氣之先,成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商人,不幾年就成了名聞鄉里的富裕戶。可就是這樣的富爸爸富媽媽,卻幾乎不給郭子龍零花錢。“我爸爸一直就教導我,天下沒有白拿的錢,每一分錢都要產生效益,”郭子龍說,“所以我要花錢只能向他借,不但要還,而且要給利息。”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下,郭子龍從小就對做生意興致盎然。除了出租小人書之外,他還賣過西瓜、冰激凌,還在鞭炮廠打過工。“那時候大概每天能賺一角錢左右”,郭子龍回憶說。
郭子龍那時候對摳門的父親很有意見,還暗地里罵他是“周扒皮”。“長大后我才慢慢理解父親,他不是不舍得給我錢,而是要從小培養我的自立精神。”郭子龍說。
郭子龍度過了十多年這樣邊讀書邊做買賣的日子,到了18歲那年,高中還沒畢業,郭子龍感到自己的翅膀已經硬了,于是毅然離開學堂,成了一個正兒八經的生意人。
21歲,成了百萬富翁
做個百萬富翁,是多少中國人一生的夢想。可是郭子龍,一個高中沒畢業的小伙子,在21歲的時候就實現了,而且一賺就是300萬元。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錄像機是炙手可熱的奢侈消費品。空白錄像帶也隨之成了搶手貨。郭子龍就是國內第一批搗騰錄像帶的生意人之一。
當時全國錄像帶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潮汕地區正好是個集散地。郭子龍借了輛摩托車,載著成箱的錄像帶奔波在粵東地區。“幾次出車禍,差點把命丟了”,郭子龍心有余悸。就這樣沒日沒夜、風餐露宿地干了3年,郭子龍凈賺3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