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演講融資百萬
賣完大白菜,王丹玲留在了南京,她想在南京尋找商機,做點小生意。但究竟做什么生意,她心里也沒底兒。每天吃完早飯,她就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轉悠,尋找創業的路子。
一天,王丹玲路過板倉街的時候,見路兩旁一家挨著一家的汽車裝潢店,顧客盈門。板倉街地偏東郊,車流量不大,生意卻出奇地好,王丹玲深感好奇地來到一家小門面,想多看看這行的門道。
小門面的老板是位中年人,樂于與別人攀談。王丹玲與小老板閑扯了一陣子,才問到主題:“你們生意這么好,一年下來也有不少賺頭吧!”小老板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框,十分不滿意地說道:“唉,我這是小打小鬧,小本生意,賺不了幾個錢,一年下來也就賺個一兩百萬這個樣子。”
幾十平方米的小店居然有這么大的賺頭,街上車流滾滾,公務車、出租車、私家車這么每天在大街上跑來跑去,灰頭土臉的,它們也總該要經常美美容,洗洗臉吧。
汽車要美容要“洗臉”,王丹玲腦際突然閃過一個詞“亮臉”。“好,就干汽車亮臉這一行。”王丹玲不禁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創業需要資金,可是龐大的資金源泉在哪呢?沒有資金是最大的煩惱,但王丹玲不怕,她說:“有著肥美的田地,卻沒有多余的麥子做種子,怎么辦?借唄,總不能讓這么好的田地荒著吧。”
幾天后,南京幾家有影響力的平面媒體上出現了一則顯眼的小廣告:免費講座,給想投資的人一條金點子,演講主題《商業奇謀:千萬富翁從天而降》。
由于貧窮,王丹玲對經濟有著特殊的敏感,她一直在自學經濟學方面的課程,讀了許多財富方面的書籍。她的知識積累這次派上了用場。在暫時租借的一家學校的禮堂演講那天,前來聽講的人爆滿整個禮堂。王丹玲激動異常,她講得聲情并茂,臺下不時爆發熱烈的掌聲。
演講結束后,王丹玲向所有聽講者發了自己的名片,希望能夠尋找到合作者。第二天,就有幾位有投資意向的人給她打來電話,約她詳談。幾經篩選,王丹玲最終選擇了一位在市場上倒賣雞蛋的暴發戶。
幾個月后,王丹玲有著自己獨特創意的“亮臉”公司營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