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糞中“淘”出財富
他,創造了“牛糞能按斤兩賣”的神話,讓一個小鎮的牛糞賣出了千萬元,并從牛糞中成就了自己的科技園和百萬財富。
他,一個被嘲笑為“牛糞”的農民,最終讓牛糞綻放出燦爛的財富之花。
他,就是王守紅。□
在安徽省臨泉縣鐵佛寺鄉,這里的人提到一個嫁過來的姑娘,經常會說那是鮮花插在牛糞上了。這個常常被大家提起的人就是周繼紅,她出嫁前的小名就叫鮮花。
現在,人們說鮮花插在牛糞上是插對了,因為這里的牛糞值錢了。
讓牛糞變得值錢的就是周繼紅的丈夫王守紅。
1996年,多方探尋致富途徑的王守紅夫婦開始發展養殖業,到1999年,他們已賺到5萬多元錢。
2000年,一位從河南來的客人找上門,要買王守紅送人都沒人要的牛糞。牛糞也能賣錢?整整一個夏天,在將信將疑中,夫妻倆曬了50噸牛糞。當年7月,那人真的來了,而且以2萬元的價格收走了這些牛糞。
“一頭牛一天屙一塊錢,一個雞蛋才3角錢,這不就是每天牛屁股里生3個雞蛋嗎?”一時間,村里的養牛戶紛紛曬起了牛糞。沒到一年,村里形成了牛糞交易市場,臨泉的牛糞成了搶手的東西。
從2003年開始,王守紅每年的牛糞都賣出4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長官全鎮的牛糞每年能賣出近千萬元。
長官不僅黃牛出名,牛糞也賣出了好價錢,收購牛糞的人越來越多,王守紅也越來越好奇,他們買這些牛糞干什么?
“賣到福建去種蘑菇”,王守紅終于打聽到原來別人買牛糞是用來種植雙孢菇的。市場上一公斤雙孢菇可以賣到4元錢,而且供不應求。這生意比養牛強多了,既然別人能用牛糞種植雙孢菇,王守紅覺得自己也行。2002年,他嘗試著種了七分地的雙孢菇,沒想到這七分地的牛糞長出的雙孢菇賣出了4000多元錢。
2003年,他租用了一家皮鞋廠閑置的廠房,投入30多萬元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雙孢菇種植基地。賣牛糞一天像撿3個雞蛋,種植雙孢菇卻像撿錢一樣,牛糞帶給王守紅更多的驚喜。
2004年,王守紅銷售了16萬公斤雙孢菇,利潤達30多萬元。這些雙孢菇被當地的企業收購加工后,全部銷到了國外。
臨泉全縣每年出欄黃牛17萬頭,如果將這些牛糞都利用起來,每年產生的效益將達到12個億。
現在,王守紅正在修建他的科技園區,從養牛開始,到賣牛、賣牛糞,利用牛糞種蘑菇、建沼氣池,王守紅圍著牛糞做文章,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之路。
看樣子小名叫做鮮花的妻子還要和牛糞繼續打交道。④7
專家點評
王先生的特點非常明確,就是他一直沒有忘記他自己具備養牛這么一個比較強的基礎。他后來所有的東西,賣牛糞也好,種蘑菇也好,牛糞發展沼氣也好都沒有離開過牛。
有創業想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慮自己具備什么東西,什么是你的核心的東西。當然企業發展之后,未來你可能會多元化越做越開,但一定不要脫離你最核心的東西,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普通百姓創業者來說,大多數機會就存在于你身邊的小事上,只要你有足夠的眼光和敏感,去發現它們,很多小事情都可以做成大事業。
□文/圖本報記者王廣偉李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