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年是到了不得不從新浪離開的時候。
他發起成立的新傳集團(下稱“新傳”)雖然僅僅一年多時間,但是收入規模已經超過了他的老東家新浪。據原新浪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銷長、新傳CEO張蒞政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用了僅一年時間,新傳的員工就從十幾人猛增到600多人,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純利潤達到1500萬美元的規模。
由于新傳一出生就與新浪存在直接競爭關系,所以姜豐年在合適的時機退出新浪,選擇新傳。
新傳干什么的?
去年,新傳通過自創和收購等手段成立了數十家子公司,已經形成了包括娛樂、廣告代理、唱片及發行等四大業務群。現在,新傳經營著一家全國第二大的廣告代理公司、唱片公司、票務網站、連續劇拍攝、組織演唱會及綜藝節目等一系列業務,業務鏈涉及平面媒體、廣播電臺、電視、互聯網等全部平臺。
據張蒞政介紹,新傳的所有業務都是圍繞體育和娛樂兩個產業去展開,通過傳統業務與寬帶互聯網的相互支持,協同發展。張蒞政稱,現在新傳代理著包括ESPN、星空衛視等在國內的廣告代理和分銷權,代理著中超聯賽、CBA、英超和NBA等體育賽事的廣告業務;而在娛樂方面,去年全國制作的電視劇時長為8000小時,而新傳制作的就達到3000小時,并且現在新傳已經與全國各地的數十家電臺結成了廣告和發行代理業務。
不久前,新傳剛剛在全球第一家拿到了NBA的互聯網直播權,并和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拿到了世界杯精彩片段的數字版權。
現在,新傳的大網已經基本織成,作為董事長姜豐年的加入就變得順理成章。姜豐年書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因為新浪今天的成功和成熟,才使我沒有任何顧慮地投身到我個人最感興趣的事業中。”
姜豐年表示,新傳是將傳統體育娛樂業務進行了整合,并基于對未來數字寬頻和網絡新技術發展的認知,逐步發展成為以寬帶互聯網為平臺、整合最健康豐富的體育娛樂內容為核心的“數字寬頻整合行銷傳播集團”。
做新浪不能做的
姜豐年正是看到了互聯網上未來寬帶應用的前景,而新浪卻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作為第一代互聯網門戶網站的代表,新浪的品牌確實無人能及,但其優勢卻主要集中在轉載報紙、雜志等平面內容方面。對此,新浪網資深副總裁、總編輯陳彤也向本報記者承認,相比于電視、廣播等,獲得平面媒體的版權授權相對容易和便宜得多。
由于平面媒體議價能力較弱,像新浪、搜狐這樣的網站可以不用投入太多就掌握豐富的資源。但是,對于電視和廣播等媒體和節目來講,其授權費用一般較高,并且更復雜。如果不是該行業中的人,沒有長期的關系和資源積累,將很難獲得版權。當基于寬帶的互聯網應用成為趨勢時,由于傳統資源的缺失,新浪和搜狐等門戶網站沒有任何優勢。
張蒞政告訴記者,現在去和一些公司談版權價格已經比過去高了一倍。“如果對方知道你網頁上有盜版的內容,人家根本不和你談。”張蒞政表示,像NBA、國際足聯這樣的組織對版權管理相當嚴格,他們絕不和存在盜版行為的公司合作。
據了解,雖然現在新傳已經浮出水面,但其未來的主要業務——寬帶互聯網上還只有體育,而其另一個重要業務方向——娛樂還沒有上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