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時裝品牌“馬天奴”總裁黃敏杰的傳奇打拼史
香港不是窮人的天堂
黃敏杰是廣東潮州人,父母都是漁民,家里孩子多,幼年生活十分貧困。1979年,黃敏杰勉強讀到中專畢業后,便跟著當地一些討生計的人到了香港。幾經周折,他到一家小型服裝廠當上了學徒工,每月工資300港元,住的是山上的工棚,吃的是白水泡方便面。
黃敏杰一連當了3年學徒工,不僅掌握了服裝制作的所有工序流程,而且也摸索出了一套企業管理經驗。1981年7月,他還報讀了夜校,主學英語。
兩年半工半讀的時間過去了,黃敏杰學成結業后就辭了工,想自己做點小買賣。辭工后的黃敏杰吃住成了問題,多虧師傅汪水仔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自家擁擠的屋子里給他安排了一張床,還給了他1000元港幣。黃敏杰用這些錢到各服裝廠廉價收購積壓的服裝,然后拿到九龍夜市去賣,4個月后,他賺了1.2萬元港幣。隨后,他在九龍小商品市場每月花2000港幣租了個樓梯間,買了一臺縫紉機和一臺打邊機——一個小小的裁縫店就這樣誕生了。
誰也沒有想到,十多年后,這個小小的裁縫店竟演變成了香港服裝業頗具影響的興麗時裝公司,黃敏杰這個昔日一文不名的窮打工仔,也成了腰纏萬貫的香港老板!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7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突襲香港,整個香港經濟出現了50年來未有過的負增長,黃敏杰的興麗時裝公司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那段夢魘般的日子,黃敏杰帶領他的員工左沖右突,但始終沒有突出重圍:原有的定單紛紛退回,價值幾百萬港幣的成衣積壓在倉庫里廠房租金到期,員工工資告急!在這種情況下,黃敏杰只好忍痛宣布公司倒閉。等結完所有人的工資后,他發現自己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窮光蛋。而這時,一雙兒女都在讀書,正是用錢的時候。這次變故,讓黃敏杰一夜之間急白了頭。1997年年底,黃敏杰決定回深圳看看,順便排解一下心中的煩惱。當他攜太太和女兒踏過羅湖橋時,麻木的神
經一下子被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刺醒了!他立即打消了散心的想法,就地對深圳市的服裝市場進行調查,走訪了有關部門,了解政府對港、澳、臺同胞回大陸投資的各種優惠政策。黃敏杰心里有了底,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他決定回深圳進行第二次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