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介和出狂言:2010年內培養100個億萬富翁
三亞亞龍灣假日酒店餐廳大廳的一張桌子上,只見一位中年男人時而高談闊論,時而舉杯高歌,時而秀一把手上的肌腱,與桌上的人“過過招”,看誰的勁兒大,不時引起餐廳內其他客人的旁觀。但,除了席間相熟的人外,誰也不知道這位中年人就是身家上百億的富豪嚴介和。
3月28日,記者在三亞獨家專訪了這位從胡潤富豪榜上走出來的風云人物嚴介和,聽他首次直陳對現行教育的失望,聽他暢談神往已久的辦學理想,聽他如何為真正的企業家定位,聽他講述自己不為人知的辛酸過往……3月29日早上,這位沒有帶半個保鏢的富豪,竟是“打的”前往離亞龍灣近50公里的機場。
短短數小時,呈現在記者面前的嚴介和,樸實、直率,卻時時流露出商人的犀利、文人的謙和。從他身上,記者看到了企業家、農民、文人、老師等多重影子,但這并不矛盾,因為這才是真實的嚴介和。
印象一 平
笑容憨厚衣著普通
3月28日下午5時10分許,記者站在三亞亞龍灣假日酒店425號房的房門前。在敲門前的一剎那間,記者忍不住緊張起來,因為不知道接下來采訪的到底是怎樣的人。但門還沒敲就輕輕地從里面打開了,一位中年男子正站在門內,親切地打量著記者。因為在報紙上見過他的照片,記者一眼就認出眼前的人正是嚴介和。
即使從媒體的報道中捕捉到不少關于嚴介和的消息,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身家超百億,以自成一派的生意手法嫻熟游走累積財富,時不時露出與太多富豪唯恐避之不及的張揚和桀驁。但這樣面對面地見他還是第一次。
當記者習慣性地拿出自己的記者證向他說明來意時,他忙擺著手說:“證就不要看了,先進來坐吧!”說真的,要是不認識的人,還真是難以將眼前的他和富豪聯系起來。穿著普通,從頭到腳穿得和普通人沒什么差別,身上沒有一樣是名牌。笑容憨厚,讓記者覺得他像一位老實巴交的現代農民。
可能看出了記者的忐忑,在隨后的采訪中,他第一句話就是鼓勵記者不要緊張,就當作是和大哥在交流。他說自己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受平面媒體的采訪了,在海南更是從未接受過記者采訪。他用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將采訪變成了更像是兩個熟人之間的聊天。
印象二 文
經商是做文化做人
“方毅、剛勇、柔和、圓通”,這是支撐著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基石文化,也是嚴介和口中的牛羊文化。他說,印度野牛,無所畏懼,所向披靡;青藏羚羊,性情溫柔,卻能挑戰生命極限。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的就變成了既堅強執著又服從貼心,太平洋人就是以這種牛羊文化打天下。說起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太平洋集團,嚴介和目光炯炯,思維敏捷,盡顯一位現代企業家的自信和睿智。
談到如何做好的生意人,嚴介和更是有自己的原則。在談話過程中,他多次引經據典,強調生意人的道德觀及誠信。“大成則德,小成則智”,這是嚴介和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認為:一流的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下流的商人是“傷”人,也就是讓別人受傷的人。嚴介和追求的經商之道是努力地做文化、做人,只有將這兩種做好了,就什么都會好。
印象三 狂
培養百個億萬富翁
嚴介和近年來在商場的縱橫捭闔,與他的氣度胸懷不無關系,而這種氣度也可以從他的談話中窺見一二。
太平洋集團奉行的是以“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嚴介和說,資本家是檔次最低的企業家,沒有社會責任感,始終繞著鈔票轉;層次稍高一些的可稱之為實業家,但他始終圍繞著企業打轉;層次再高些的才是企業家,企業家放眼整個社會,他們崇尚的是:腳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能到達。衡量一個企業家的主要標準還是看其有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問題,一個商人,即使他的企業做得再大,如果不能造福社會,也稱不上是企業家。
在談到企業家的胸懷時,嚴介和歸納為:年輕氣不盛、理直氣不壯、財大氣不粗、無私也有畏、一山容百虎。他認為企業家的行為風格應該為:自信而不自負、知足而不滿足、自尊而不自傲、果斷而不武斷、風流而不下流。嚴介和坦言,在中國所有的企業家,真正的企業家可能只有1%。
嚴介和狂言,他要以贈予股份及培養經營理念的方式,在2010年之內,培養100個億萬富翁,1000個千萬富翁、10000個百萬富翁,并讓這些人成為真正的企業家。
印象四 仁
辦窮學生的商學院
祖輩都出過老師,嚴介和可謂生在書香門第。但先輩總認為無奸不成商,看不起商人。而當了5年的代課老師和5年的民辦老師后,嚴介和還是走上了經商之路,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他無限感慨地說:“經商一事好似南柯一夢。等過了2008年,我就退出太平洋集團,什么職務都不要。在集團的股份也從100%退到25%。”
說起退職后的事情,嚴介和一臉向往。此前曾在公開場合提到辦學的嚴介和,打算和國內的一些高校聯手建立“太平洋商學院”。而自己所辦的商學院,是不會以盈利為目的。“因為能拿出錢來的往往不是理想的學生,而理想的學生往往又拿不出錢。對此,我覺得悲哀,所以想盡一點自己的力量。”
對于教育,嚴介和顯然比我們所想的更深遠也更理想化。他說,現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學歷有了、能力沒有,文憑有了、水平沒有,職稱有了、閱歷沒有。他在以后的教育事業中,要培養的出既有文憑、又有水平,既有職稱、又能稱職,既有閱歷、又有能力,既有資力、又能奉獻,既有道德、又有風格的學生。他特別提到講道德更要講風格,該講的不講、該做的不做的人,有了道德也沒有什么用。
印象五 武
跳樓練出一身功夫
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不少有錢人出來時一般是名車開路、保鏢成群的派頭,可嚴介和卻恰恰相反。
在三亞時,他身邊除了幾個文弱書生外,連保鏢也見不到一個。當被問及是否考慮到自身的安全問題時,他伸出自己的右臂晃了晃,讓記者擰一下他的肌肉,確實緊得擰不動。隨后,他屈起手臂,記者用指甲使勁摳他手上的肌腱,感覺里面好像有一個鐵球。他還饒有興致地和記者比起腕力,記者也輕而易舉地輸給了他。當記者問他是不是練了氣功時,他笑而不答,一臉的神秘。
嚴介和說,小時候家里窮,苦難留下的烙印很深。想到要告別這些苦難,年紀輕輕的他認為,光憑一手好文章、一張好嘴巴還不行,還得有一身的好工夫。這樣就算做了碼頭工人,也能夠養活一家人。有了這種思想的支撐,嚴介和很早就開始嘗試各種鍛煉。其中一個鍛煉方法就是從樓上往下跳。鍛煉一段時間后,體重50多公斤的他,能擔500斤的重物輕松的上下樓。
有意思的是,嚴介和還用自己的土方法練起了輕功,絲毫沒有顧及任何危險。依然是從跳樓開始,剛開始從二樓往下跳,慢慢掌握要領后,開始從三樓往下跳,三樓跳下來也沒事,又嘗試從四樓往下跳……練到最后,隨便從四樓往下跳,他都能穩穩地站在地上。他開玩笑地說:“如果真的有條件去習武的話,說不定我就是第二個李連杰了。”
人物檔案
1960年,生于江蘇淮安。
1987年,通過公開招標相繼租賃3個瀕臨倒閉的集體企業,任廠長、經理、站長等。
1992年,注冊成立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任董事長。
1995年,注冊成立江蘇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第二年6月完成“集團”更名登記,注冊資金1.05億元,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2002年,注冊成立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集團相繼并購了6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總資產達到60億元。
2005年,以125億元身家,被胡潤中國百富榜列為中國(內地)第二富豪(從上年的66位躍至本年度第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