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地鐵旺鋪
2000年明君離開了財經媒體開始自己創業,盡管與證券市場打了幾年交道,但明君還是沒去炒股票,用她的話來說,一個人要永遠做自己熟悉的事,自己不熟悉也把握不了的事堅決不做。
明君就用自己的名字注冊了一家“明君書店”,書店選址她搶灘的是剛竣工的地鐵二號線的商鋪。之所以選擇租金很高的地鐵商鋪,她的理念是:“在上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地鐵族’行列:吃飯,逛街,買東西……七七八八算起來,收入的60%都花在了‘地下’”,人流量就是商機,明君看中的就是地下的滾滾人流。
市場的地理位置制高點搶占了,但每天18元一平方米的租金靠賣書換錢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此,明君也有她的理解,她認為做生意搶占制高點比什么都重要,搶占制高點之后關鍵的問題是要熬得過去,能守住,守住了就會成功。她說開始的時候也虧啊,但熬過一兩年之后就盈虧打平了,而現在就可盈利了,而許多商鋪就熬不過這一兩年,半途撤了,所有的虧損因此就成了沉沒成本,經營一家企業關鍵是要熬得過去,熬過去之后要盡快進入良性循環。
兩年未見,聽明君此番見解,頗有“士別三年,當刮目相看”之感。
鎖住一批讀者
熟諳出版和資本運作的明君做出來的營銷就是與眾不同,她并沒停留在賣書這一個環節上,對書店的盈利她并不太看重,經營能過得去就行了。
相比每月盈利狀況,她更看重的是書店能云集一批讀者,鎖定一批讀者,而讀者的數量和品位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為此,明君以女人的智慧和細膩,開始了她的個性化商業運作。
第一招:會員制。以書友會方式向特定對象服務是圖書市場的一種國際上通行的營銷模式,可明君的操作頗具人性化。每個成為明君讀書俱樂部的會員只需繳納30元的會費,便可成為書友會的終生會員,可享受永久性的八折優惠,而且在入會的同時便可隨意地領取一本自己喜愛的書。這等于是一種無成本的入會。這種營銷模式一經推出便受到讀者的歡迎,短短幾年,明君讀書俱樂部的會員已發展到18萬人。這是明君書店的服務對象,也是有針對性營銷的潛在客戶。
第二招:互動橋梁。在為書找讀者的同時,也為讀者找書。明君書店有讀者預訂服務,你需要的書如果書架上沒有,可以預訂,一周內必有回音。地鐵一族在上下班的途中,能順手買到自己心儀的好書,又是八折優惠,何樂而不為?明君書店因此被人們需要著。
在經營書店的同時明君也與出版社合作出書,成立了明君文化工作室,不斷策劃出版市場翹首期盼的暢銷書。在過去的五年中,共計出版了58個品種的圖書,每一品種基本印刷量為1萬冊,有10個品種達到5萬冊。與此同時還出版《明君閱讀時光》,在讀者和寫作者、出版者之間搭起一座互動的橋梁。
第三招:三駕馬車。明君致力于做上下游產業的經營連鎖,向集策劃出版、圖書發行與連鎖零售于一體的方向發展,在國有企業的夾縫中生存。明君深感民營企業做圖書經營的諸多困難,但作為小企業,它也有國企難以企及的強項,比如“船小掉頭快”,經營靈活。她設計了連鎖店、會員中心和網上書店這“三駕馬車”運營模式,“三駕馬車”在時空上可以互補互動,既保證了大眾市場的人氣,又鎖定了一批高端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