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前湖南桃江送走了一個滿懷激情湖南妹子, 40 年后卻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個“嫁”入新疆四十年的桃江妹子。不同的是,當年的小姑娘如今兩鬢已經有了些許白絲,而 13 年沒有回家的她,卻給家鄉帶回了一份厚禮—— 3 億元的投資基金。這個當年的小姑娘,就是今天的新疆永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元清。 1965 年,經過一個多月的顛簸輾轉, 18 歲的湖南妹子張元清終于來到了新疆克拉瑪依,然而條件的艱苦卻是超乎想象的,吃著用高粱粒打的硬到咬不動的馕,冬天到河里挖冰化成水喝。除此之外,還有極其艱苦的工作環境。
回望當年 ,張元清感慨萬千:那時的克拉瑪依是荒無人煙的戈壁 。幾年后,隨著油田的誕生 , 家屬工也就出現了。 19 76 年 , 當了十年采油工的她轉崗到了新成立的家屬管理站 , 家屬工干的是其他人不愿干的苦累臟活兒 , 報酬很低 , 耳邊還常常會聽到對于家屬的各種抱怨。
而倔強的張元清偏要改變人們的這種看法,使家屬管理站走“自主經營 , 自我發展”的道路。她帶領其他家屬攬來的第一個工程就是修筑一條近 2 0 公里 的簡易公路 , 由于設備簡陋 , 百十來人在惡劣的環境中干了幾個月 , 路雖修出個眉目,但這些家屬卻沒有了女人的模樣。
為了優質高速地修好路 , 她斗膽打破大鍋飯 , 施行勞動定額管理 , 按勞分配。從此她們由最初的勞動定額管理 , 走上了自負盈虧的道路 , 為最終大規模地闖入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挖管溝、壘院墻起步的采油工人,到帶領員工闖入強手如林的建筑市場,把當年落后的集體企業發展成為具有化工石油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擁有員工近千名、現代化施工設備 500 多臺 ( 套 ) 、總資產 9 億元、年經營額逾 15 億元的現代企業。
這一路,其中辛酸只有張元清自己心中最為清楚。經過多年積累,新疆永升建設集團已成為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闊別了家鄉 13 年,張元清終于要回家看看那了。然而她卻把一份厚厚的“投資”大禮送給了家鄉。
對于這一次“偏向”自己家鄉的做法,用張元清自己的話說,“家鄉良好的投資環境、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自己對家鄉濃濃的感情,讓我一下子萌發了創業激情。”而 3 億元的投資額和項目似乎也只是作為一個離家多年的孩子報答家鄉的第一步,因為“在家鄉,又再一次出動了我創業的激情。”
多年的新疆生活已經使這位湖南妹子身上永遠落下了不可抹去的西域痕跡。在家鄉建的樓盤名字就叫作“瑪依拉山莊”,一個充滿著濃濃西域情調的名字。張元清解釋說,“新疆是我的第二故鄉,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愛,這個樓盤是我對故鄉和第二故鄉兩種鄉情的最好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