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圍《贏在中國》前108強的創業英雄中,韋力可算是“異類”,在沒有準備創業項目的情況下,他卻從全國數十萬選手中脫穎而出,挺進全國大賽。昨(11)日,即將前往北京參賽的韋力,講述了他的創業歷程。
年輕是成功的資本
韋力,1991年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1996年,擔任某中藥藥劑廠的廠長。1998年上半年,韋力離開該廠到一家公司當副總,掌管一千多人的大型民營企業。“前期的壓力很大,由于沒有經驗,常出現一些失誤,自信心不斷下降。”正在韋力工作陷入低谷時,公司派他前往東北收購一家價值幾百萬的藥廠。
“憑著年輕,不怕失敗的心態,我踏上了前往東北的火車。”韋力說,25天后,他順利完成收購任務。“公司相當滿意,并讓我擔任所收購藥廠的總經理。兩年的時間,我就將該廠建設成了一家資產有六七千萬的大型企業。”韋力的事業可謂如日中天。
堅持是成功的前提
2002年,韋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開,投身到一家小公司開始再一次的創業。韋力緩緩的說:“離開是因為我發現了一個很好的醫藥類開放項目,錯過了肯定會后悔。”
“那時,我們只有4個人,租了一房間就風風火火地干起來。”韋力回憶到,開始的時,為了打開市場。他和同事們每天只睡4個多小時,早上8點便出門找業務,晚上11點過回到公司交流一天的得失與經驗,制定第二天的安排。“雖然困難,但沒有一個人放棄。”這樣辛苦一年半后,公司的規模從最初的一個房間發展成為一棟樓,員工從最初的4個人發展到一百多個。
成功之后,韋力離開了該公司,來到現在的一藥品公司做總經理。用他的話來說,“我不在乎掙錢多少,我只想嘗到挑戰的快樂。現在我所在的公司,平臺更大,實力更強硬,所開發的項目更好,我抗拒不了挑戰給我帶來的誘惑。”
人物自評困難只是一條小路
韋力從小就生活在寬松的家庭里,父母很少約束他的行為。只要他想做的事情,父母都抱以支持的態度。“我父親從小就教育我,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韋力說,他人生的每個重大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小時候學圍棋,中學讀理科,高考填自愿等等。“年輕的時候,一有空我就和朋友一起去旅游,走了很多地方。”他認為,一個職業經理人首先要具備的就是眼界開闊,見識寬廣。
韋力說,小時候學圍棋讓他知道成功與失敗只有一步之遙,學會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參加工作后,他養成了嚴謹的工作作風。如今的韋力,始終都露著微笑,困難對他來說仿佛只是一條再平凡不過的小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