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先友的成功經營之道是:選準行業,領先一步實干到底
□本報記者 蒙志獻 /文 賴有光/圖
對話人物
從補碗娃到億萬富豪的羅先友
羅先友,廣西四川商會會長,廣西桂嘉匯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多年來弄潮商海、奮力拼搏,親手締造了如今以房地產業為主、商貿物流業為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集團總資產達數億元人民幣。
對話動機
從四川沱江邊的一個普通補碗娃到如今的億萬富豪,這其間有多少辛酸故事?又有多少值得一書的商界傳奇?昨日,記者與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商賈巨子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7歲開始掙錢 一天收入比父母多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好羅董事長,四川有一句話叫“從小看大”,您今天如此成功一定與您小時候的生活軌跡有一定的關系,能請您談談嗎?
羅先友(以下簡稱羅):記得從7歲開始我就去推銷桐油石灰(一種粘合劑)掙錢來幫補家庭開支,小孩子沒有本錢就找桐油石灰鋪賒賬,每天如在內江市內銷售就要2兩,賒賬7分錢;如去趕集,就要拿幾斤,賒賬一至兩元錢,為了多推銷,就親自用桐油石灰給別人補碗、補缸、補盆和補木桶等;趕集的時候早上5時天未亮就要出發,一天要走70至100里路,可以賺得一元多,這可比我父母一天的收入要多得多。
創業第一桶金 靠運輸月收入上
萬記:在創業過程中,你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在什么時候賺到的?
羅:我是屬于“老三屆”的,1966年高中畢業后,便到一家工廠當工人。從1980年開始,我承包了一輛2噸的貨車搞貨物運輸,當時一天開車的時間超過16個小時,非常辛苦,有時疲倦或想睡覺時,就一邊開車一邊唱歌,以此保持頭腦清醒。當時我僅靠運輸月收入就上萬元,這是我人生賺到的“第一桶金”。
真正涉足商海 籌建出租汽車公司
記:那您真正涉足商海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期間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羅:應該說,我是進入內江市進出口公司工作后,才真正涉足商海。
1986年初,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車駕駛員兼內江市進出口公司商貿部副主任的我奉命組建四川(中日)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內江分公司。名為公司,其實是錢無一分、車無一輛、房無一間、桌無一張,連掛公司招牌的地方都沒有,參加籌建的4個人也是從另兩個單位抽調的,當時我們可以說是“只有兩只手10根手指頭和多年經商的經驗和膽識”。當時有人勸我“那邊不是肥肉”,別的不說,比當駕駛員時的補助和獎金都要差一大截,但我更明白“如果有一個舞臺,管它大小只要能演出就要把它演好”。
靠出租業起家 想借房地產業發家
記:古人云:“夫茍其挫而不退矣,則小挫之后必有小順、大逆之后必有大順”。困難、勸告有沒有阻止您辦好公司的信心?
羅:出租汽車公司首先得有車,身無分文怎么辦?我找同事商量,拿定了借雞下蛋的主意。于是我五上成都與省公司協商談判6次,于同年3月21日達成協議,以分期付款方式換車;15輛馬自達轎車和5輛馬自達旅行車開回內江。
于是,印有“四川(中日)出租汽車公司”字樣的中巴的士首次在甜城內江大街上亮相。
從達成協議到投入營運僅10天時間,靠借資起家的內江首家中外合資企業開始了高速運轉;兩三個月后,我的公司便賺到了幾萬元。
當時我才意識到,企業發展要選擇行業,自己靠出租業起家,就要靠房地產業發家。當時的房地產業是屬于壟斷行業,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經營的。
1986年,我便用這幾萬元買下了一塊地,作為蓋房自用,用不完就賣出去,就這樣,當時我也變相搞房地產投資,獲得了非常可觀的利潤。
租下來10畝地 帶來幾千萬元的利潤
記:我們知道房地產業是一個高智慧同時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您當初為什么不選擇在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家鄉發展而跑去偏遠的海南呢?
羅:搞房地產必需要擁有自己的土地。海南于1988年4月13日建省,我立即瞄準了這個機會,認為在海南投資房地產開發無疑是個巨大的市場商機,而當時我們四川還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省份,各方面經商條件都不太成熟,所以經過深思熟慮我們選擇了改革開放前沿地帶———海南。我便連夜搭乘火車趕到海南,在經過反復比較后,我便將地理位置極佳的三亞大東海邊上的10畝地租了下來,用來作房地產開發。
當時這塊地的租金是每年4萬元,但兩年半后才交第一筆款,后來,僅靠這塊地就給我帶來了幾千萬元的利潤。1990年,我們乘勢而上,以同樣“簽約2年半后每年交11萬元的土地使用費和利潤”的方式,擁有了海口繁華市區2.5畝土地用于修建海口內江大廈。該項目在我公司只投200多萬元的情況下就給我們帶來5000多萬元的利潤,我也因此獲得政府131萬元的重獎,通過從事房地產開發,我的公司才不斷地發展壯大起來。
南寧發展很快 選擇在廣西投資興業
記:您現在將商場主陣地從海南轉移到南寧來是不是感覺這里更有發展潛力?
羅:是的,我們公司考察了很多地方,覺得在廣西特別是南寧的發展潛力很大: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主辦城市和大西南的主要出海通道,可以說它的商機是十分巨大的;與國內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南寧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發展潛力大,機會多,操作空間大,政府也需要和重視外來投資,地方政策也很優惠,加上廣西人沒有排外思想,所以我們選擇在廣西、在南寧投資興業。
36.5億元項目 建東盟—川桂物流園
記:你公司目前除正在開發的“嘉匯馨源”項目外還有其他什么投資嗎?
羅:目前,除“嘉匯馨源”外我們正在進行一個占地面積約3000畝、總投資約36.5億元的東盟—川桂物流園這樣一個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也在進行一個以廣西壯族文化為主的大型綜合旅游開發項目的前期準備,條件成熟后很快就會進入實際運作。
記:羅董事長,您今年已年屆六旬,在商界按說算是高齡了,但您現在每天仍在不停地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羅:怎么說呢?要說個人消費我20年前掙的錢就已足夠我全家人生活得很好了,像我這把年紀為個人賺錢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主要還是想成就一番事業,體現人生價值,說大點是想為社會做點貢獻,說小點是想讓我的員工們生活得更好,自己也享受享受經營成功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