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是這個星球上最專注于電子商務的團隊。歷經8年之久,花費數億美元之后,馬云在2005年完成了自己電子商務王國的布局。
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配置豪華的電子商務艦隊。除了阿里巴巴這艘B2B(企業間交易平臺)主力戰艦之外,馬云還同時擁有了淘寶網(C2C個人交易平臺)、支付寶(第三方支付平臺)、雅虎中國(門戶和搜索引擎)三艘精銳戰艦。
以至于馬云不久之前接受互聯網周刊記者采訪時有這樣一個理想化的描述:“雅虎利用自己的內容去影響用戶的消費傾向和習慣,然后有了需求之后的用戶就可以去淘寶上交易,而他們的貨源可以從阿里巴巴上獲得。搜索是這些用戶通向淘寶和阿里巴巴的通路,而支付寶則是一切交易的支付平臺。”
這還不夠完美么?如果能夠順利運轉這個豪華艦隊,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的海洋里將戰無不勝。但現在的問題在于,這個龐大的艦隊并沒有全部運轉通暢。
作為一個統帥,馬云將如何應對?
宏大的布局
“將互聯網作為一個窗口,讓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中小公司從這里出發,與世界對接。”這是馬云最早的一張名片上印的一句煽動性的口號。
很難想象馬云在創業之初就有如此宏大的布局構思,因為在1998年馬云創立阿里巴巴決心做B2B電子商務時,這一領域并不像現在般人頭攢動。
B2B電子商務當時受冷落的原因在于:商業模式過于簡單,看不清未來盈利方向,以及過低的市場門檻。甚至馬云本人也承認,當初創建阿里巴巴并不是明確知道這個公司將走向何處。
值得慶幸的是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找到了B2B電子商務的盈利方向,同時也在數年之后筑起了這一領域的競爭門檻。阿里巴巴的盈利方式如同其本身的商業模式一樣簡單,在阿里巴巴這塊網絡市場上擺攤的商人們向阿里巴巴繳納的攤位費現在成了阿里巴巴最核心的收入來源。做國內買賣的攤位費(誠信通)是2300元每年,而做國外買賣的攤位費(中國供應商)是6萬元每年或者更多。
壁壘則是8年以來阿里巴巴對信用的積累。無論是“誠信通”還是“中國供應商”都記錄并累計交易商歷次交易的誠信信息,這對于后來的競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入門檻。當然,另外一個信用積累帶來的競爭壁壘是阿里巴巴本身已經成為B2B的一個招牌。對于B2B電子商務這種嚴重依靠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來說,先發品牌優勢將是另一個核心競爭力。
“阿里巴巴2002年全年只賺一塊錢,2003年是每天收入一百萬。2005年交稅是每天一百萬。”這是馬云重復過數遍并在采訪當天對互聯網周刊記者重新確認的數字。無論競爭者是否同意,阿里巴巴的確已經是中國最大和最繁榮的網上集貿市場。
正是阿里巴巴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馬云可以在之后從容的展開如此宏大的布局。當然,馬云從容布局的背后無法忽略孫正義的作用。這個網絡投資狂人先后為馬云帶來了上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與其說馬云創立淘寶網是為了與eBay易趣競爭,還不如說淘寶網是馬云構筑商業壁壘的的一招險棋。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除了交易量之外所謂的B2B和C2C并無本質上的區別。但是C2C明顯更加容易完成資金流層面的交易,而B2B則始終停留在信息流交易的層面。對于志在電子商務領域一統天下的馬云而言,C2C業務—淘寶網的推出簡直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依靠凌厲的廣告攻勢、免費的經營策略以及對中國用戶的深入了解,2003年推出的淘寶網在幾年之后便后來居上,市場份額依據超越一度形成壟斷之勢的eBay易趣。
介入支付體系
如果說阿里巴巴和淘寶網是馬云電子商務王國的主力戰艦,那么支付寶、搜索引擎和即時通訊工具則是連接這兩艘戰艦的空中橋梁。幾乎在淘寶網成立的同時,馬云便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據阿里巴巴官方提供的數據,截至 2005 年 12 月通過支付寶在淘寶網的日均交易額就已超過2000 萬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第三方支付工具不僅僅為淘寶網用戶提供支付服務,而且還為眾多的垂直電子商務網站提供類似服務。不難想象,在阿里巴巴能夠突破信息流交易,進行資金流交易的時候,支付寶將是馬云王國最讓競爭對手膽顫的一張王牌。
2005年阿里巴巴對雅虎的收購則是馬云電子商務王國的最后一塊城墻的完工。雅虎中國的收購使得馬云擁有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門戶和一個強勢的搜索引擎。而雅虎對于馬云而言最有價值的的確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已經成為電子商務最重要的通道,這是阿里巴巴在中國一定要占據的戰略地位,否則一定會在未來受制于人。”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吳炯此前對記者如此表示。
不僅如此,馬云的電子商務王國里還孕育了另外一個收獲—即時通訊工具。“淘寶旺旺和貿易通已經有28萬人同時在線,再加上雅虎通上的用戶,我們跟即時通訊市場第二名MSN的在線人數相差不多。”馬云說道。
馬云幾乎聚集了所有對電子商務有利的精銳武器,但是他將從此戰無不勝么?
“并購了雅虎中國之后,我們開始成為所有中國網絡公司的競爭對手了。”對于馬云而言這是一個戰略的轉折。同之前馬云在B2B市場的孤獨以及在C2C市場的趕超不一樣的是,這一次馬云要接受的挑戰是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趕超。
對于酷愛武俠的馬云來說,攻和守的大不同之處想必他一定會有清醒認識。“我們渡過了1999年到2004年最艱難也是最快樂的日子,后面的日子就不會那么快樂,我預感到未來兩三年會有各種各樣不平靜的事情發生。”2005年馬云在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上對他的團隊發出這樣的警告。
王國的挑戰者
正如馬云自己所說的那樣,整個互聯網都成了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當然最兇猛的還是來自于電子商務領域。
在阿里巴巴最為穩固的B2B市場,雖然馬云一向不愿意承認有真正的競爭對手,但這個對手也許已經來了。2006年5月31日,環球資源公司(Nasdaq:GSOL)和慧聰網宣布正式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環球資源從IDG技術風險投資基金手中收購慧聰國際10%的股份。根據達成的一項期權契約,環球資源可在此次收購完成后12個月內,隨時增持至大約35%慧聰國際的股份。
據環球資源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韓禮士暗示,二者不排除在未來合并成同一個公司的可能。慧聰網CEO郭凡生底氣十足的對媒體表示:“慧聰和環球資源2005年年收入合計達到1.5億美元,絕對是中國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共同體。”言下之意,聯盟體已經超越此前一直宣稱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的阿里巴巴。
此外,來自傳統渠道商的競爭也呼之欲出。6月16日,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品賣場頤高集團旗下的IT世界網宣布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相比于阿里巴巴那樣的競爭對手,我們對上下游的廠商更加熟悉,關系更加緊密,議價能力更加強勢。”IT世界網COO俞翠薇女士說道。如果垂直電子商務公司發展迅速,阿里巴巴是否會面臨新浪式的門戶尷尬?
不僅如此,那些過去幾年看起來與阿里巴巴井水不犯河水的公司也在朝著競爭的局面演進,當當、卓越這些老牌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正在加入阿里巴巴競爭者的行列。當當網今年1月份推出C2C在線交易平臺—當當寶,雖然這一舉措因諸多原因而暫停,但當當網隨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對網商戶招攬上面。“隨著電子商務愈加發展,B2C、B2B及C2C三種電子商務模式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當當網市場總監張睿帆說道。
對于一向宣稱喜歡競爭的馬云來說,有一些競爭者他完全可以像過去那樣置之不理,而他卻不得不小心應對那些給他帶來真正壓力的競爭者。這次面臨如此眾多的競爭者,到底誰才是他最應該關注的競爭者?
真正的勁敵
真正的勁敵也許應該是騰訊。“競爭是一種游戲,馬化騰的策略用得很好,這就是競爭的味道,競爭讓你永遠保持高度警惕。”馬云在接受采訪中少有的稱贊自己的競爭對手。可以想象這個由企鵝衍生出來的電子商務網站給了馬云多大的競爭壓力。而在之前面對eBay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時,馬云依然談笑風生絲毫不在意對手的動向。
馬云的這些抱怨起源于騰訊旗下C2C網站拍拍網的一些競爭策略。5月10日,淘寶高調推出其經過半年多時間研發的競價排名服務“招財進寶”,即淘寶上的賣家為某個關鍵詞出價,并依據淘寶為其推廣帶來的交易效果支付給淘寶服務費的一種增值服務。盡管淘寶網同時強調其2005年10月宣布的“免費三年”的承諾依然有效,淘寶不會向普通會員收取店鋪費、登錄費和交易費等基礎費用,但招財進寶服務最終在淘寶會員的反對之下于6月12日正式停止。
而騰訊旗下的拍拍網則抓住了這次機會。招財進寶剛推出不久,拍拍網便開始高調宣布 “螞蟻搬家”計劃。按照這一計劃,從其他C2C平臺搬遷過來的賣家可以直接將第三方平臺的信用度導入拍拍網中,并做出了“搬家就送推薦位,開張就送大紅包”的承諾。隨后拍拍網于2006年6月6日對外宣布:自即日起,拍拍網將對所有個人賣家至少完全免費三年。
“在宣布三年完全免費之后,拍拍網將繼續加大市場推廣和產品創新的力度。我們希望通過進一步降低門檻,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C2C交易環境和創業平臺,培養更多的網購買家并幫助賣家促成交易,為用戶打造高品質的在線生活。”被問及對C2C市場競爭的看法時,騰訊公司電子商務部總經理、拍拍網負責人湛煒標說道。這些話何其似曾相識,當年淘寶網總經理孫彤宇對競爭對手說過的話如出一轍。
拍拍網的免費策略當然給淘寶帶來極大壓力,這將把淘寶繼續拖向免費的競爭道路。但是此前已經奉行免費策略三年之久的淘寶網已經慢慢品嘗到了免費的危害。“現在在淘寶網上賣的產品是2900萬件,2900萬件產品掛在上面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是三年以內突破8千萬件,這個市場肯定是亂了套,不準確了。客戶和商品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將來問題很大。”馬云憂心忡忡的對記者表示。
當然,真正給馬云壓力的并不是以上這些戰術層面的因素,最根本的因素是騰訊本身強大的互聯網資產以及馬化騰本人對電子商務的巨大期望。
作為目前中國互聯網風頭最近的公司,騰訊依靠數以億計的即時通訊用戶拓展出了眾多的盈利模式。而在騰訊2005年提出的數字化生活戰略中,電子商務位于馬化騰金字塔式戰略布局的塔尖位置,幾乎可以預知二者的沖突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愈演愈烈。
馬云的機會
對于馬云和他龐大的電子商務王國來說,遠未到談論成敗的境地。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互聯網資產。但是,現在應該是馬云認真考慮解決之道的時候。
如果能夠借此危機成功打通阿里巴巴這個電子商務王國的奇經八脈,馬云的確可以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一大霸主,其中關鍵之處是搜索引擎和淘寶網。
毫無疑問,搜索引擎已經是馬云電子商務王國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在2005年將雅虎的這部分資產收入囊中以來,馬云一直陷于對雅虎的重新整合之中。搜索引擎的技術研發以及渠道都受整合之累停滯不前。據iResearch 2006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雅虎中國的搜索市場份額從2004年的30.2%下降到2005年的15.6%。
而淘寶網則是馬云另外一個亟待解決的戰略要點。實行免費策略的淘寶網在三年之內已經耗費數千萬美元的成本,而這個經濟體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如果不解決淘寶網的盈利問題,其給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帶來的成本壓力將與日俱增,甚至也會影響到阿里巴巴的上市計劃。更為重要的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免費帶來的物品多而不精的局面已經開始影響淘寶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招財進寶計劃夭折,但淘寶網似乎依然很堅定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賣家,即優質的C商戶上面。淘寶網5月10日正式推出“淘寶商城”,一個B2C交易平臺。淘寶商城成為了大品牌商家的樂園,這些被招攬的品牌都是在線拍賣網站最暢銷的商品門類中的超級品牌,包括服裝、香水、首飾、手表、鞋、電子產品等。
這不僅僅是解決淘寶網盈利模式的問題,更可能是馬云打通B2B、B2C和C2C的一個絕妙戰略布局。
“中國的幾個大渠道商國美、永樂還有大中等他們對制造商的壓力太大,制造商現在的利潤只有3%,而那些渠道拿到15%的利潤。阿里巴巴希望在廠家和經銷商這個層面上建立一種機制平衡一下這種現狀,即構建一個很大的平臺,這個平臺讓廠家和消費者有更好的機會互動起來”馬云最后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