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溝通很重要
趙:當年你不上大學,家人沒有反對嗎?
李:總體而言,我的父母還算很開明的那種。從上初中開始,我就試著與他們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大家商量。后來再長大一些,就可以自己做決定了,他們也很放心。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溝通、信任的基礎上。
父母那一輩人,受到特定的時代、工作環境影響,含蓄內斂。如何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這真的很重要。
趙:這樣說來,你真的算是很幸運了。現在許多父母聽到孩子玩電腦就頭疼,差不多把電腦看成洪水猛獸了。
李:我上初一時第一次接觸電腦,就是學校里的那種。一接觸,就發現對它有異乎尋常的興趣。上高一時,有了自己的電腦。其實,最初也是想用它打游戲,可玩著玩著,就發現自己的興趣也不在于此,我想用它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父母之所以如此忌諱電腦,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它。人就是這樣,對不熟悉的東西,對自己概念上的盲區,總有莫名其妙的恐懼。所以,他們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玩電腦。
可是,小孩是最不喜歡讓大人告訴他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的。如果他溝通能力比較強,還好說。如果溝通能力很差,自然會叛逆。如果在他玩游戲時父母能過去與他一起玩,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戒掉所謂的“游戲癮”。
對于我來說,專心很重要。如果把每一件事都盡心做到,結果并不重要。
趙:相比同齡人,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比他們成熟呢?
李:應該是吧!我說過,我不是很聰明的那一種人。聰明人,也許會在過程中占到便宜,可往往會在結果上吃虧。我經常和員工說,寧可自己傻一些,讓客戶聰明一些。這樣,他們才會放心投給我們廣告。(笑)
這么多年,我只是努力地在做事,始終沒有停過。盡心盡力把每一件都做到,不要太在乎結果,把過程做足。到頭來就會發現結果其實和你預想的差不多。其實有想法的人很多,執行力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有些人,把想法等同于實干,似乎想到了就算做到了。還有些人,也會實踐。可是,遇到一點點挫折便退回去,又開始新的想法。無論哪一種,都很恐怖。專心去做每一件事,真的很重要。
前兩年,總是很自我。只和自己喜歡的人打交道,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現在,好像慢慢學會了包容。喜歡誰,并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可是,與所有的人都能打交道,才是自己能力的體現。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當作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的承載量是無限大的。在堅持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往里面填充許多其他的東西。我們要學會如何區分,如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