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里淘金女人的傳奇創業故事
cye.com.cn
時間:2006-8-25 11:27:32 來源:新浪理財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
在天津樓市一片紅火的當下,聽劉女士講述自己的淘金史,感覺頗具傳奇意味。劉女士大約四十歲,留著靳羽西那樣的童花頭,一年四季都穿著拖地長裙,頭腦清楚、語速稍快,身邊帶著的兩個鈴聲極土、聲音極大的小靈通不時打斷她與別人的談話。她性格爽朗、朋友挺多,總之,是個讓人見一面就能記住的女人。
劉女士管理著上千萬的房產,卻沒有一個固定的辦公處所。她整天行無定蹤,不知道她在忙什么,跟她采訪約的時間一拖再拖,終于在某天深夜才"逮"到她。 就記者事先掌握的材料,她是一個價值三百萬餐館的產權所有者,另外,她還是個介于房產中介與物業管理之間的一個媒介。當然這個物業管理者與我們接觸的物業管理并不相同,她只是把朋友在同一個小區購買的四十多套房子統一起來進行出租,然后再收取管理費。至于她所從事的這個工作到底屬于什么性質,記者在采訪之后仍然不甚清楚,而她也不能給自己的工作下一個清楚的定義。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聽她的樓市淘金故事……海外歸來,帶來理財新觀念所有認識劉女士的人都會說"這個女人不簡單"。她不簡單在什么地方呢?讓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她的履歷。她當年曾是某單位的團委書記,1992年出差去了一趟深圳,深圳的經濟活力感染了她,使她萌發出國發展的想法。當時,劉女士已經三十多歲,對于她來說,能夠走出國門在新的天地打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時就是想出去見見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就這樣,劉女士去歐洲打拼了九年,最初,主業從事服裝與玩具的貿易,后來才鐘情于房地產生意。她說:"我在國外購買了兩個店鋪,由于商業地產的出租回報率很高,我投資的商鋪一年半就通過租金的形式把本錢賺回來了。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所以從國外回來的第二天,就貸款二百多萬元,在萬德莊大街買下了某住宅小區的一處近200平方米的底商做餐館生意。"她看好天津樓市的前景,這個底商就是她的投資儲備。
出師不利,堅持下去就勝利劉女士在2001年購買餐館的時候,周邊地區的商圈還沒有形成,入住的業主并不多,加之她經營的餐飲項目是西餐,口味與價格定位上都與人們的飲食習慣不符。八個月之后,這條街上,當另一家規模大兩倍的餐館緊傍著她的餐館開張之后,劉女士的生意一落千丈。盡管她堅信自己的經營理念沒有錯,但是這次挫折還是影響了她的行動軌跡。2002年底,劉女士把餐館交給弟弟打理,只身前往尼日利亞考察市常正打算重新在國外打拼一片天地的時候,一個朋友的偶然造訪又改變了她的事業軌跡。溫州的一個朋友來考察了餐館的狀況之后,死活不讓她出國,執意一塊兒干中餐。這位朋友說:"不要懷疑自己,你的經營理念是正確的,只要堅持下去就是勝利。"人生的每一步都很變幻莫測,劉女士當時的想法是重新打鼓另開張干餐館,誰知就在對餐館進行裝修的時候,一個新的商機降臨到她頭上……"韓流"陣陣,商機不負有心人重新裝修餐館的時候正值2002年末,一陣陣寒流刺痛肌膚,這個冬天很冷。劉女士來到住宅小區臨街的售樓處避寒,一來二去與售樓員和房產開發商熟悉起來。在閑話家常的時候,劉女士偶然發現,很多韓國留學生到售樓處詢問,是否有出租的房子。售樓處的回答是"只售不租",但是每天總有幾撥人詢問,這讓劉女士不由得心頭一熱:這不正是她苦苦尋找的商機嗎!于是她和房地產開發商商量,以后再有人問租房的事,售樓處不要輕易打發了。她下定決心,準備照搬在國外經商的經驗,把留學生需要的房子買下來再租給他們。經過一段觀察,她發現租房的學生越來越多,于是便放手在小區里聯絡相熟的朋友,聯合起來買下了四十多套房子。
這些房子統一由劉女士管理并負責出租,結果出租率非常高。"很多人都是購房手續還沒辦清,我已經把房子租出去了。"劉女士得意地告訴記者,她當時干這件事的時候是2003年初,當時天津的房價已經有了上漲的跡象,但是因為是幾十人團購買房,所以房價很優惠,每平方米只有3500元。一年多過去了,不僅每位投資者賺取了幾萬元的租金,隨著天津房價的攀升,當初購買的房子,每平方米至少已經升值了1000多元。如果投資者此時將房屋出手,平均每個投資者至少可以賺取十幾萬元,須知這僅僅是一年多的時間。每個投資者尚且如此,劉女士作為管理者,她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巧抓機遇,兩國外交孕商機劉女士侃侃而談,記者感到其中運氣的成分很多,由于趕上市場的好環境,所以賺了一筆。劉女士不同意記者的看法,"做這件事看似簡單,實際我作了很縝密的市場調查。畢竟是團購四十多套房子,這和個人購房投資是有本質區別的,當初是我勸說朋友們購房的,如果我的市場調查沒有說服性的話,他們也不可能把幾十萬元錢放心地投到樓市里。"她說,當時韓國學生到售樓處詢問租房只是引發她靈感的一個火花,但是大筆投資的行動不可能單靠信息源的刺激就能付諸實施。實際上,從國家大政方針到身邊朋友的信息搜集,多方求證才使她下定了團購房子的決心。
她具體介紹了這個過程:"2003年初,我從電視新聞里看到韓國總統訪華,焦點訪談對他進行采訪,當時他說,韓國的對華貿易額將提升40%,將培養20萬個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另外還要在中小學普及漢語。這條新聞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過耳就忘,不會感到與自己有什么關系,但是我在國外待了九年,國外生活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兩國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國民的經濟生活。出于這種敏感,我感到,中韓兩國的經濟將會有大的發展,這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韓國人來中國、來天津投資上學,也就是說,租房的韓國學生與他們國家的政策相吻合。而且這個韓國總統是新上臺的,至少這個政策在四五年之內是不會變的。"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愿意和自己的同胞、朋友生活在一起,這樣的話,即使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點也能夠首望相助。既然已經有那么多的韓國學生租房,那么就一定會發生聚集效應。
一位韓國商人跟劉女士說,他們在國外生活,因為擔心房地產市場波動,一般都不會購房而是租房居祝于是,她從該小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判斷,萬德莊周邊地區不久就會成為韓國人聚集區,果真如此,對于房東來說,至少有一半的客源來自韓國人。實踐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她抓住了機遇,成功在向她招手。
眼光獨到,關心時政抓客源劉女士的房客中一半以上是韓國人,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日本人和歐美人也是她的房客。另外,還有一些外省駐津機構的工作人員也與她簽訂租房合同。劉女士告訴記者,尋找這部分租房客源,同樣是她從電視新聞中得到的靈感。
"我每天都有看整點新聞的習慣,一則新聞中報道,天津港未來幾年內,將提升自己在國內港口吞吐量的排名。我有作貿易的經歷,這就意味著未來天津市將有成批量貿易公司的誕生,在天津報關、走貨的貿易行將增加。這樣大的需求就會使天津的寫字樓市場進一步繁榮,而在寫字樓辦公的外地人也會越來越多,這意味著我的房客也會有所增加。"
事實證明,劉女士的眼光很獨到,在萬德莊大街周圍,環繞著已有的寫字樓是今晚報大廈與合川大廈,即將建成的還有汽車大廈、石油大廈和地鐵大廈,這在劉女士看來正是其中蘊含的金礦。"目前,在今晚報大廈和合川大廈辦公的外地人已經成了我這里的房客。"劉女士很得意的笑著說。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重性,從商業的角度劉女士是個女強人,但是她將一個小區招進來眾多的房客,其負面效應也是需要考慮的。 小區的業主對劉女士評價呈現兩個極端,欣賞她的人會說她很有商業頭腦,能夠從極為普通信息中得到商機的啟示,反感她的人會認為她把小區的房子出租率抬高,打亂了自己平靜的生活。對此劉女士將作何考慮呢?相信她不會坐視不理。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