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親
不是榮毅仁
少年時代的榮智健,生活非常優(yōu)越,十幾歲時就擁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紅色的英國Singer敞篷跑車。
榮智健在天津讀大學時,很多學生連饅頭都吃不起,榮智健卻能經(jīng)常請他的同學去吃排骨。
許多人認為,如果沒有榮毅仁這樣富有、有名望的父親,如果不是借助父親榮毅仁的影響,榮智健根本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創(chuàng)業(yè)之路也一定不會順利。
榮智健本人卻不這么看。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從沒想靠父親來做事。靠別人的名望來做事,長不了,也許一時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和大多數(shù)世家子弟的論調如出一轍。
拒絕
“見好就收”
1978年,榮智健告別妻兒,獨自南下,到香港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
20多年前,榮智健的堂兄榮智謙和榮智鑫到香港定居。榮智健到香港創(chuàng)業(yè)時,他的兩位堂兄正準備辦一個電子廠。拿著父親給的100多萬港元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榮智健創(chuàng)辦了名為“愛卡”的電子廠。1982年,這家電子廠被美國一家大企業(yè)收購,榮智健獲益720萬美元。
榮智健并沒有見好就收。電子廠售出后不久,榮智健就拿出120萬美元,在加州創(chuàng)辦了美國第一家專營電腦輔助設計軟件的公司。由于產品新穎,盈利豐厚,公司運營不到一年,美國一家硬件廠商就收購了其28%的股份。兩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價一路猛漲,翻了40多倍,榮智健賺得盆滿缽滿,至少獲益4800萬美元。那一年,他的總資產超過了4億港元。
收購狂人
延續(xù)商業(yè)帝國夢
榮智健敢于冒險,有魄力,他1986年正式加盟中信(香港)之后,一系列大膽的收購動作,讓人看到了他雷厲風行的一面。
榮智健上任以后的第一個大手筆就是以23億港元收購了英資企業(yè)香港國泰航空公司12.5%的股份。
在嘗到了收購國泰帶來的甜頭后,1990年,榮智健又以5億港元購入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港龍46.3%的股權。同年,他以100億港元收購香港電訊20%的股權,成為這家當時香港股票市場市值最大的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房地產、運輸、金融、電信、基建……榮智健執(zhí)掌的中信泰富涉足的行業(yè)無所不包。榮智健以十幾萬美元起家,歷經(jīng) 26年的摸爬滾打。從2003年的7.8億美元,到2004年的14.9億美元,再到2005年的16.44億美元,兩年間,榮智健的財富翻了兩番。榮智健在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同時,也在延續(xù)祖輩的商業(yè)帝國之夢。
平實、親和的
億萬富豪
在很多人眼里,榮智健是“神秘”而“低調”的。在筆者眼里,他是“平實”、“有情趣”而“親和”的。
榮智健每天早上都和夫人在湖邊漫步,用欣賞的眼光打量著身邊的世界,普通大眾的生活,在他眼里也流淌著別樣的風情。
談起他令人炫目的財富與富豪榜上的排名,榮智健說:“我很排斥財富排名這樣惡俗的炒作。我希望自己能低調做人,低調做事,做實實在在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