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教育夢想,我所締造的陽光事業能夠一步步扎扎實實地實現。”此言出自一位真正用“投資”而不是“投機”的心態做教育的商人之口,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廣斌。

家教為糊口,無意中邂逅商機
1993年,李廣斌從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畢業后在中學只做了半年的老師,就辭職到南方打工。之后的幾年間,他在蘇州的房地產公司打過工,在深圳做過通訊工程,1999年在深圳成立了一家通訊公司,擁有百萬資產。然而,2002年的一次投資失誤,使他百萬資產一夜之間化成泡影。在外闖蕩了十年的李廣斌回到武漢老家,打算在這里從頭再來。
曾是中學老師的他做了個“家教,不滿意不收費”的牌子站在鬧市,找起了家教。他第一份家教是教一個8歲的小孩認字。原本以為是一份輕松的差事,卻讓李廣斌犯了難。原來,這個8歲的小孩兒上小學2年級,因為識字不多,導致語文成績跟不上,還影響到對數學題的理解。家長發起牢騷:我們因為工作沒有太多時間親自教,現在五花八門的培訓班都有,又比自己專業,索性就把小孩子交給他們吧。這個小孩上學之前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鋼琴班、美術班上。“當時也沒有'識字班'啊!”家長強調。
家長的“牢騷”引起了李廣斌的興趣。第二天,他就抽空跑了武漢十幾家培訓機構,卻沒找到一家“識字班”。幼教老師說:教孩子琴棋書畫,效果看得見,很容易讓家長滿意,賺錢也就容易。而教孩子識字,雖說有利小孩智力開發,但因為看似簡單,實際上見效慢,吃力又不討好,也就沒有老板愿意投資。這個結果使得一直尋找機會東山再起的李廣斌一陣興奮:既然教孩子識字市場是空白,為什么不去做呢?
倉促辦班,花錢買教訓
有了“填補教寶寶識字市場空白”的想法之后,李廣斌就開始了籌備。2003年8月,他通過同學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校內租了間教室,還花了幾千塊錢把教室裝扮得五顏六色。并在洪山區街道口、廣埠屯等人流量大的地段派發宣傳單。“寶寶識2000字,自己可以讀書看報”、“免費入學、滿意付費”的宣傳單的背面還印有名人從小識字的奇聞逸事。如今的家長們什么班都聽過見過,“寶寶識字班”卻是頭一回聽說,而且“免費入學、滿意付費”。不到兩天,李廣斌就招來了16個學生,年齡最大的10歲,最小的只有2歲。招生如此順利出乎李廣斌的預料,同時也驗證了“教寶寶識字”有市場,這一點讓李廣斌欣喜若狂。
如何兌現“識字2000,讀書看報”的承諾,教材和教學方法成了關鍵。李廣斌買回來市面上能見到的十幾個版本的“識字”書,然而開班在即,沒有時間研究這些識字書是否真的適合,倉促中選了本他自認為比較好的教材,請了位幼教老師,采用大聲朗讀,穿插識字游戲的教學方法,開始了所謂的“趣味識字教學”。
兩個月下來,孩子們識字的效果實在談不上“好”。中途退學的就有5個,有的家長對識字效果不滿意拒絕付費。李廣斌沒想到的是聽了許多家長的諷刺,“到書店買本教材就開始辦班,誰不會啊?”“還以為是華師的教授給孩子上課呢,原來是'掛羊頭賣狗肉'!”
李廣斌第一個識字班沒賺到錢不說,還賠進去幾千元。平靜下來分析原因的李廣斌在諷刺聲中找到了他辦班的“兩大軟肋”,一個是教材,另一個就是適合寶寶的識字方法。僅僅是看到這個空白的市場是不夠的,要想占領這個“空白”,更要想靠什么占,怎么占,這在他辦班之前都欠考慮。
選書找方法,“寶寶識字班”一鳴驚人
痛定思痛之后,李廣斌聯系到自己大學時候的老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心理系的教授,請他為自己買回來的識字書做鑒定。結果全部被否定!原因是有的不適合集體教學使用,有的更被認為“粗制濫造”。
正當李廣斌為教材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遇到一位中年人。此人正在四處推廣他那出版后一直堆在倉庫里的書,這本書就是《中華識字寶》。書中內容四字一句,八句一韻,壓韻易記,正是李廣斌可遇不可求的。這回,李廣斌沒有貿然拿著教材辦班,做起了“試運行”。他聯系到一家幼兒園,免費教授了那里的孩子兩個星期的“中華識字寶”,效果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一致認可。李廣斌這才決定選用《中華識字寶》。
教材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怎樣保持寶寶識字興趣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研究,盡管李廣斌也接觸過,但要“摸透”孩子的心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等自己花幾年時間把孩子的心理研究透了,市場早就不是他的了。李廣斌馬上想到師范院校都設有教育心理學專業,如果請心理學專家針對寶寶心理,設計一套能保持孩子識字興趣的方法,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李廣斌再次找到了曾教過自己的老師,老師欣然答應。方案設計出來后,李廣斌又聘請了三位幼教老師根據方案進行模擬訓練。2004年春節,經過差不多半年的準備,“國內首個融入心理訓練的識字魔法”亮相武漢。從拿下《中華識字寶》教材全國的總代理到研究出“識字魔法”,李廣斌總共投入了五萬元左右。
緊接著,使用了《中華識字寶》和“識字魔法”的新“寶寶識字班”開始上課了,第一期開班沒有一個中途退學。半年時間,李廣斌就兌現了3—6歲的孩子3個月識字650個、6—8歲的孩子識字780個的承諾。到2005年初,李廣斌的“寶寶識字班”已辦了整整10期,效果一期比一期好。每期識字班結束的時候,都會進行一場“寶寶識字競賽”,現場評選出“中華識字寶之星”,對獲獎者給予千元重獎。很快,“3歲寶寶學識字還能掙錢”的消息在家長中傳開了!“寶寶識字班”一時間成了江城家長中談論最多的話題。
學教育的李廣斌知道,做教育事業眼光要放長遠,更要耐得住寂寞。直到此時,李廣斌的“識字班”才開始真正的盈利。而前期所作的一切,無疑為李廣斌的“寶寶識字班”做了很好的宣傳。他得到的是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可和越來越大的市場。
教識字辦家長俱樂部,月入十萬
隨著“識字班”的成功,李廣斌對這一事業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比如說教材。《識字寶》雖然一直被識字班所使用,但畢竟是代理的教材。李廣斌決定用自己的想法編一本識字教材,就有了現在的“國韻誦讀”。所謂“國韻誦讀”,是一套針對3—8歲兒童的特訓制定的課程,在“親近古人儒學,親近美麗母語”的理念指引下,它以四字韻文組成的“仿古誦讀”為載體,為兒童進行“正音、語感、背篇、識詞、學知、明理、表達”等七大語言能力訓練。其特點是四字一句,八字一韻,達到通篇背誦、朗朗上口。并精心選配能夠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游戲,用遞進式的學習內容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國韻誦讀”是目前國內惟一一種給小孩子講述儒家思想的識字教材。
2005年3月,李廣斌的“中國心動力教育中心”正式成立。目前,“心動力”的主要業務有3—8歲兒童的識字教育,9—18歲青少年的心理輔導和專門為孩子家長們作教育輔導的“家長俱樂部”。其中“識字班”為中心的主要教育內容,也是“心動力”的主要收入來源。以武漢為例,“識字班”就以社會招班、與幼兒園聯辦以及為幼兒園培訓老師這三種方式展開。“心動力”目前的毛利潤每月都在10萬元左右。
“識字班”剛在武漢嶄露頭角的時候,就有人找上門來要求加盟,被李廣斌婉言拒絕了,因為他覺得還沒到時候。如今,“心動力”有了一定的資本和基礎,做連鎖也就提上了日程。李廣斌在說到會選擇什么樣的合作加盟伙伴時強調。“加盟者一定要了解教育,熱愛教育”,最重要的是,“投資者要明白,教育事業是一個長期的靠口碑的事業,要用投資的心態來做”。這一加盟想法正代表了他把“家教”當作事業來做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