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揭曉的1999年度硅谷"十大風云人物"中,華人就占了4位,他們是陳宏、陳丕宏、李廣益、段曉雷。這4位華人創業英雄曾經是留學美國的莘莘學子,如今成為新華人富翁的代表。
陳宏:新千年最閃亮新星
90年代初,當時的雅虎尚不為人所知,陳宏就在硅谷創辦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Aimnet,從而成為互聯網產業的最早開拓者之一。1994年,他又創辦了環球國際漫游聯網公司(GRIC)。該公司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宏也因此成為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而在美國成功上市的電子商務商家。迄今,他的公司市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年初,陳宏被美國《電腦世界雜志》評為"新千年最閃亮新星"。
陳宏出生在西安,初中畢業后自學半年,就考入西北交通大學計算機系。1985年,19歲的陳宏赴美攻讀博士,畢業后在一家跨國
大公司供職。陳宏的創業緣自一次偶然的經歷。一次,他到亞洲某國出差,在酒店內上網,蝸牛般的上網速度與昂貴的國際長途電話費使他深受觸動,并從中發現了一個偌大的商機。他提出的"虛擬網絡"就是整合全球的網絡電話網,將其變成一個統一的網絡,為客戶提供各種互聯通道,而且速度特快。
陳宏早先創辦的Aimnet公司成立僅3年,就成為加州第三大的網絡服務提供商(ISP),發展了6000多個注冊會員、300多家公司會員。隨著全美一家家網絡服務提供商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陳宏毅然決定把公司賣掉,轉而開辟新領域-國際漫游聯網公司。僅用一年時間,他的公司就在國際同行業中嶄露頭角,兩年后在國際上處于領導地位。
李廣益:要做就做最好的
1999年6月17日,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以4.7億美元并購了傳媒譯碼公司。此次并購,創下了迄今為止并購未上市公司的最高價紀錄,使傳媒譯碼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廣益身價一下子翻了16倍,成為新華人富翁的佼佼者。
李廣益的第一次創業在1987年,他依靠四處籌集的100萬美元創辦了Digicom系統公司。7年后,公司被新加坡創新公司以4000萬美元收購,初戰大功告成。1998年,李廣益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成立了傳媒譯碼通訊公司,并研發出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這種產品能接受語言、影像、資料及圖形等不同形式的信號,其作用在網絡通訊業中必不可少。美國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主動找上門來,美國第一創投公司也愿意加入,該公司聲名鵲起。
去年,李廣益的公司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美最耀眼的九家初創公司"。從公司初創到開發產品,再到被思科公司兼并,前后只用了15個月時間,而投資人得到五倍的回報,全公司66名員工,平均每人獲得700萬美元的回報。李廣益在自己成為億萬富翁的同時,讓他的員工們也成了百萬富翁。他常說:"要做,就做最好的",這已成為他創業的座右銘。
陳丕宏:電子商務大"贏家"
1999年11月,硅谷電子商務行銷軟件公司-宏道創辦人及董事長陳丕宏,被美國權威的機構評為"全美100位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精英",與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電腦創辦人喬布斯、日本軟庫總裁孫正義同登此榜。他在電子商務上的卓越成就,還被美國著名雜志《商業周刊》評為"對互聯網發展最具影響力的建筑師"和"全球電子商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25個人"。
談起自己的創業故事,陳丕宏說,10年前,他拿出4000美元創辦了名為"贏家"的第一家公司,3年內年營業額達到2000萬美元。后來,被賽貝斯公司以1億美元兼并。他打算從此退休在家,但傳真、電話絡繹不絕,于是,不甘寂寞的他1993年創辦了宏道公司,主要從事商務軟件開發。軟件一開發出來,很快就被摩托
羅拉、花旗銀行、美國航空、香港電信等400多家跨國公司采用。
陳丕宏的公司1996年上市,上市后股價屢創新高,過去半年投資回報率高達400%。
段曉雷:苦盡甘來終成"網上網"
與前面幾位傳奇人物的成功經歷相比,段曉雷在硅谷的創業可謂充滿著挫折和艱辛。他經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磨練,最終取得了成功。
1985年,段曉雷獨自到硅谷闖天下。當時的他身無分文,無依無靠,只好每天開著一輛二手車,到中國城兜售舊貨為生。1991年,他用做小買賣賺來的一點錢創辦了Utron公司,做起主機板及筆記本電腦的買賣。可是,電腦巨人康柏公司一次突然大降價,打得他措手不及,公司血本無歸。隨后,他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結果公司又不得不關門了結……接連的失敗并沒有使他氣餒,1996年2月,段曉雷終于創辦了網上網公司。1998年12月,段曉雷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半年后,公司的市值達到2億美元,網上網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寬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