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百歲老翁辦廠創業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10-15/dc90147928e17317ead60f8edbf67f62.JPG" border=1>
大圖:百歲釋老在路上騎自行車。
江西百歲老翁辦廠創業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6-10-15/f865e7ecd52cea3b3a2da7863f3016f8.JPG" border=1> 小圖:釋老在磚廠幫忙。信息日報供圖皈依佛門54年還俗結婚現仍能騎車自如
一位皈依佛門54年的老人,2002年還俗后結婚了。就在老人即將迎來101歲的今天,仍然能夠騎著自行車,在鄉間小路上行走自如。更值得贊嘆的是,今年上半年,經過4個月的奔波,在他的一手操辦下,一家叫南灣磚廠的合股企業在蓮花縣升坊鄉江口村正式建成。
10日,記者驅車數個小時,來到了蓮花縣升坊鄉江口村,走進老人家里,采訪了這位名叫釋法緣的傳奇老人。
滄桑經歷亂世中被迫從軍20余年
來到這個溪水長流,松杉茂密,人土風情古樸的村莊,田園之韻盡收眼底。帶路的小伙告訴記者,當地人都稱百歲老人為釋師傅。走進釋家,記者看到,廳堂里掛有兩副對聯,均是釋老去年百歲壽誕時當地有關部門敬送的。老人說,他叫釋法緣,1906年1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天門市,再過兩個月就是自己101歲生日了。盡管已經高齡,但釋老的思緒非常清晰,給記者講起了他的經歷。
因身懷絕技的祖父一直在吉安府當差,1910年他剛剛四歲,父親就帶著他來到了吉安府投靠祖父,謀取生計。年幼的他一直跟在祖父身旁,跟祖父學習武藝和醫術。16歲那年,釋法緣習武回家途中,被10多個帶槍的國民黨士兵抓了壯丁,直到1947年被流放回鄉。
54年佛緣帶出3000弟子
1948年,釋法緣來到當時吉安的金牛寺,剃發為僧,因為功底不錯,不久就成了該寺住持,為寺里的僧人傳經授藝。1982年,吉安漲洪水,寺廟被淹,釋法緣再次沒有了立身之地。于是,他又來到相鄰的蓮花縣古云山寺,再一心從佛做起了住持。
2002年,96歲的釋法緣為了有一個較好的歸宿,產生了還俗的想法。當時,釋法緣已有54年僧齡,他的佛門弟子總計有近3000人。成家立業和尚還俗結婚成家
有了還俗的想法后,不久,釋老就與當地一個喪夫女人結合了,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釋法緣的愛人叫王九連,今年53歲,前夫和她的兒女均在外打工。
釋老的家是一棟新蓋的三層小洋房,外墻帖著紅色瓷磚,給人一種深山藏豪宅的感覺。村民介紹,小洋房是釋師傅與王九連結合后,由釋師傅出資建設,大概花了10多萬元。
一個僧人在窮鄉僻壤的寺院里能嫌到這么多的錢嗎?面對記者的不解,釋法緣說,他曾經在寺院里開過武館,武術和治病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因為身體一直不錯,一些武術班現在還請他當顧問。當地村民稱,釋師傅很節儉,百歲高齡仍然是騎著自行車出診。
百歲高齡建功立業
原先江口村有一條約1000米的泥巴路,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沒有修成水泥路。去年5月,在釋老號召下,村民擰成一股繩,有關部門也拿出150噸的水泥用于修路,幾個月就將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
釋家并不缺錢,兒子女兒在外打工,家里每個月至少都有5000元收入。但很多的鄉鄰很窮啊,他們要人帶啊。今年4月,在釋老牽頭下,村民合伙投資10多萬辦起了磚廠。12個忠厚老實的村民在此做工,每月每人能拿上近千元工資。
記者問,百歲老人還在建功立業,是否感覺力不從心?釋法緣精神百倍地說,100歲不算老,只要自己不死,南灣磚廠還要擴大規模,還要做大做強! 據信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