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深兩市自然人持股市值(截至2006年12月20日)排行前50人中,有幾個“光榮的集體”:蘇寧電器(4人)、金發科技(5人)、華勝天成(4人)、思源電氣(3人)、華海藥業(2人),他們或者是共同的創始人,或者是在公司擴張過程中逐步進入主要股東行列。
他們的故事像電視劇《兄弟連》。他們共同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創業階段、眼花繚亂的發展階段、激動人心的上市時刻。過去他們共度難關,如今他們共享富貴。
蘇寧電器造就了一個以張近東為首的富豪群體。
以中報兩市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個人股東)計,張近東、陳金鳳赫然位列1、3位,蔣勇、金明并列22位,在千余家上市公司中一枝獨秀。另一位高管趙蓓兩個月套現逾8億元,已將紙上富貴落袋為安。蘇寧的功臣名將中還有數人持有數量不等的公司股份。
出道16年,張近東傳奇般地將蘇寧電器迅速打造成國內家電連鎖業的超級帝國,自己也成為新蘇商的領軍人物。上世紀90年代,27歲的張近東懷揣10萬元在南京寧海路一家不起眼的門店里創立了蘇寧電器。目前,蘇寧電器是中國3C(家電、電腦、通訊)家電連鎖零售企業的領先者。2005年蘇寧電器銷售額近400億元。2004年7月21日,蘇寧電器上市,成為中小企業板第一高價股,并曾迅速躍為兩市第一高價股。
張近東說,“當你賺1000萬的時候,那是你自己的,當賺更多錢的時候,就是屬于社會的,蘇寧是社會的,我只是管理者和責任者。”在成就社會化蘇寧的道路上,張近東打造出一個能征善戰的管理團隊,他一直樂于與元老和骨干分享成功的機會和舞臺。
在蘇寧創業歷程中,張近東將不少股權贈與高管,他們為蘇寧的快速擴張立下汗馬功勞。而隨著蘇寧電器的發展,張近東持股比例雖然下降,持股市值卻沒有縮水,與上市時相比,其身價已激增數倍,其他一些高管也隨張近東一起一飛沖天,躋身千萬、億萬富翁行列。
今年10月,蘇寧電器大區總監陳金鳳以13億元的身價成為江蘇女首富。陳金鳳曾經是南京空調銷售領域的女強人,擁有廣泛的市場網絡資源,加盟蘇寧后,她提出連鎖經營等諸多建議,為蘇寧在西南的發展立下大功。
蘇寧電器首批限售股份解禁后,“四當家”售后服務管理中心總監趙蓓兩個月內持續巨額拋售名下股份套現逾8億元的行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趙蓓也是持股超過5%的四位發起人股東之一,減持前持股占總股本的4.33%,為公司的第四大股東。現在趙蓓尚持有公司0.98%的股票,其中部分仍可以自由拋售。
減持使趙蓓持票比例大幅度降低,但她并沒有另起爐灶。那么,她的減持是個人行為,還是代表管理層套現,或者資金周轉的需要?蘇寧并未直接回答。
“少壯派”蔣勇在70年代生人中可謂幸運。1995年,24歲的蔣勇從江蘇省管理干部學院畢業就進入了蘇寧,成為當時這個行業為數不多的空調業務員之一。10年之中,他創下兩項蘇寧紀錄,一是建了70多家連鎖店,建店最多;二是擔任重要職務最多的高管。在蘇寧,蔣勇是上下公認的連鎖發展開路先鋒。
金明是蘇寧董事兼副總裁。55歲的金明財務出身,曾在企業和政府機關任職,1999年加盟蘇寧,任公司審計部經理,2002年10月起任公司總經濟師兼審計部經理,目前持股與蔣勇份額相當。在蘇寧一樁樁轟動業界的大手筆行動中,金明往往充當著急先鋒。今后,在蘇寧不斷推進中國家電市場的全球化合作進程中,有著海外生活經歷的金明應該是身手不凡。
金發科技有5個人進入了“50人名單”:董事長袁志敏和夫人熊海濤、總經理宋子明、副董事長夏世勇、副總經理李南京。1993年,這些創始人在廣州天河科技東街一間只有20余平方米的簡陋小房間,以高性能改性塑料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為基點,拉開了金發科技的創業序幕。2002年3月,金發科技成為國內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2004年6月,公司上市。
華勝天成共4人上榜。董事長胡聯奎、總裁王維航和兩名董事蘇綱、劉燕京都是華勝天成的創始人。1998年,他們所在的電子部第六研究所對下屬的北京華勝計算機有限公司進行改制。他們每個人出資數百萬元,成為主要股東,現在則個個身價數億。華勝天成已經在國內系統策略應用軟件開發、系統服務、電信增值等業務領域具備領先優勢,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
他們的故事像電視劇《兄弟連》。他們共同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創業階段,眼花繚亂的發展階段、激動人心的上市時刻。過去他們共渡難關,如今他們共享富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