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簡介
馮軍,出生于1969年6月16日,199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93年創建華旗資訊,創造了連續十年每年穩健增長60%以上的行業奇跡;1996年,創建品牌——“愛國者”;現任華旗資訊總裁。華旗下一步的目標是“將愛國者建設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
馮軍的創業史——
相信大家一定對“愛國者MP3”十分熟悉,但提到“愛國者MP3”的創始人,大家也許并不熟悉。如果我說“愛國者MP3”的創始人是個陜西人,一定有大半的陜西人張口結舌了。但事實就是這樣,“愛國者MP3”的創始人、華旗資訊集團總裁、出生于1969年的馮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陜西娃。他憑著“陜西愣娃”的執著,在高端科技IT行業里,樹立起了一面中華的大旗幟。他率領著一群和他有同樣夢想的年輕人,致力于將“愛國者”打造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
喜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
1月21日的北京,難得的風和日麗,走在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到處是愛國者的廣告,要找到馮軍的公司——華旗資訊集團并非難事。13時整,馮軍滿面春風地出現在記者面前,就在1月20日晚上,馮軍獲得了“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的光榮稱號。當記者向他表示祝賀時,馮軍憨厚地笑了,他說,那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團隊努力付出的結果。憨厚中透著智慧,這是馮軍給記者的最初印象,而這,不恰恰是陜西人固有的特征嗎?
揣著220元打天下
馮軍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都是公路學院(現更名為長安大學)的老師,他從小受到影響,在清華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那是個被稱為“建筑家的搖籃”的學府,但在大學畢業后,他卻毅然扔掉了鐵飯碗,懷揣著僅有的220元來到那時還塵土飛揚的中關村,打算創造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對于這件事情許多人都很不理解,但馮軍認為,他這樣做是必須的。“我想嘗試改變,而且我早就意識到不會有永遠的鐵飯碗的,除非自己給自己造一個。選擇IT,是因為我看到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馮軍說。
曾被稱為“馮五塊”
馮軍曾經有一個外號叫“馮五塊”,這個外號背后還有一個故事。1992年,清華大學畢業的馮軍在沒有資金、沒有場地、沒有人員的情況下,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馮軍和一個在中關村干得不錯的同學商量,在6平方米柜臺里擺一張桌子,占1/3面積,付1/2的錢,從此,馮軍開始了推銷鍵盤、機箱的個體小生意。“什么都沒有,咱還可以勤奮嘛。”馮軍就這樣左手機箱,右手鍵盤,腰里別著傳呼機,奔走于中關村一個個公司之間。當那些中關村的老板看著馮軍手里的鍵盤和機箱直搖頭時,馮軍一定會在第二天再次“拜訪”,帶上一款不同的貨,就這樣,直到老板同意為他代銷。馮軍總跟那些老板說:“我只賺你五塊錢!”市場跑得熟了,“馮五塊”的綽號也由此而來。馮軍說,那時他代理的產品質量都是打保票的,所以逐漸贏得了信譽。他的事業也開始初具規模,由柜臺轉向公司。
馮軍的民族情結——
為產品取名“愛國者”
與許多追求華麗名字的品牌不同,馮軍給他的公司取名為華旗,即中華的旗幟。他的產品也以“愛國者”命名,寓意十分明顯。在眾多商家追求國際化品牌的今天,馮軍為何要給公司及產品取這樣的名字呢?對于這個問題,馮軍回答:“只有愛自己國家的人,才能把企業做好,才能讓伙伴信任。此外,在外國人眼中,中國的文化非常值得崇拜,一些含有中國元素的產品,很容易打開國外的市場。”在馮軍看來,熱愛祖國是和干事業是一樣重要的。
挑戰三星毫不畏懼
2003年,華旗開始在中國市場上開發自己的MP3產品,挑戰當時的市場霸主韓國三星。“當時,三星的廣告鋪天蓋地,很多朋友都說我瘋了,他們不相信小小‘愛國者’能和三星對抗。”馮軍說。但馮軍并沒有被三星或其他知名品牌嚇倒,他憑借自己的執著和優質的產品在市場上穩扎穩打,終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愛國者MP3”進軍市場8個月后,華旗便超過了三星在中國的銷量,此后,華旗又推出了全球首款彩屏MP3,手表式MP3等一系列有創意的新產品。同年,華旗將“愛國者”的英文名稱由patriot改為更國際化的aigo,并開始開拓海外市場。
與日商打起價格戰
馮軍笑稱,目前他正忙于“抗日”,他所說的“抗日”,是一種文明的、合法的經濟競爭,而這個競爭的核心就是數碼相機。馮軍說:“華旗開始涉獵數碼相機的時候,日本的佳能、索尼、松下等家用數碼相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看到‘愛國者數碼相機’的推出,日本商家便和我打起了價格戰,數碼相機降至千元。這樣的做法讓我在一年虧損了3000多萬,但是我想到為了我這3000多萬,日本人的損失是幾十個億,讓中國的老百姓省了幾十個億,那我也值得了。”2005年,愛國者推出中國第一臺800像素萬數碼相機,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800萬像素數碼相機。英國首相布萊爾訪華期間,在參觀中關村時用“愛國者”自行研發的800萬像素數碼相機拍照之后稱贊說:“這是我拍過的最好的照片。”
為自己是中國人自豪
馮軍很淵博,特別是談起歷史的時候,他能以古論今,發人深省。馮軍說,他經常去國外,他發現國人不是很在意的歷史,外國人崇拜得一塌糊涂。馮軍告訴記者:“我們在國外給一些消費者發放印有中國字的宣傳衫,他們非常喜歡,很短時間就搶光了。老外們認為中國字特別漂亮,特別神秘,因為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文化。在老外們看來,送他們一個瓷器比送他們一輛汽車還讓他們高興,因為精美的瓷器他們永遠也做不出來。有些東西,不是努力就可以的,就像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一樣,外國人只能崇拜。所以一到國外,我就會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馮軍與陜西——
推崇陜西人的厚道
回想起創業的那段歲月,馮軍說感謝陜西的黃土地給予他厚道、執著的性格,才讓他的事業蒸蒸日上。馮軍說:“和我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我是個標準的陜西愣娃。一方面是比較倔,認準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底,決不會干到一半中途放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厚道,從來不會算計別人,老想著給別人帶來方便,這樣難免會吃虧,但吃虧是福,眼前吃點虧,會換來長久的信譽。所以我越來越覺得做生意為人很重要,大家都喜歡和真誠的伙伴合作,我與生俱來的性格讓我受益很大。所以我非常感謝我生長的三秦大地。”
被陜西古文化深深影響
馮軍每次回西安都要去碑林,他說,那里的博大精深是他想一輩子都領略不到的美。古都獨有的文化底蘊深刻影響著馮軍,他常常會陶醉在家鄉厚重的文化氛圍里。馮軍還對國際象棋情有獨鐘,2003年1月,華旗資訊成立愛國者國際象棋俱樂部,并與北京國際象棋隊聯合成立北京國際象棋隊,正式加入國際象棋事業的推廣,為社會貢獻力量。他大膽創新,在國際象棋中加入“炮”,從而形成了獨有的“愛國者象棋”。馮軍坦言,他的愛好、他創新的想法與陜西的古文化是分不開的。
建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當提到對打造陜西品牌有何建議這個問題時,馮軍說,陜西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悠久的歷史,外國人來中國旅游,大半都是沖著陜西來的,沖著陜西的古文化來的。所以陜西必須重視在文化領域的發展,即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打造陜西名牌。馮軍說,他欣喜地看到了陜西的變化,如南門的入城儀式,大唐芙蓉園等,都是符合國際發展步伐的,這樣的產業多出一些,他相信陜西品牌很快會叫響中國,叫響世界。
向陜西鄉黨拜年了
雖然已經離開陜西多年,但馮軍的陜西話卻依然地道,采訪過程中,從馮軍嘴里會不時蹦出陜西方言,讓遠在北京的我們感受到家鄉話的親切。在向陜西鄉親拜年時,馮軍自然而然地用陜西話說:“各位父老鄉親,馮軍在北京給你們拜年了!感謝家鄉對我的養育之恩,希望鄉黨們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