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是貧困生,就怕貧困一生。
沒有鳥飛的天空我飛過
2002年,別有意味。那年假期錢俊東去重慶大學玩兒,吃夜市時,和賣米線的老板閑談,才知道他們都是在讀研究生。對方坦然地說:“北大才子不還賣肉嗎?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都必須作好準備,適應變化!”
他們的簡單“創業”,讓錢俊東突然茅塞頓開。回到西安,他邊思索邊在宿舍劃拉 “處方箋”:“大學生創業要點:“1.不一定在高科技領域。2.創業不等于做老板,業務員、司機都得做。3.均分股份最易散伙。4.不能耽誤學習,寧可畢業后再創業。”
之后,錢俊東找來同學崔蕾和馬光偉(后來由張建濤取代),談到對校園市場的開發設想,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三人行校園信息服務中心”,并租借房子,招聘兼職大學生,開展介紹家教、校園活動策劃等業務。
同年9月,新生入校。當時宿舍只有接線,電話機需要新生自己配買,惹得抱怨聲聲,電話亭、IC電話處,擠滿新生。錢俊東立即召集“三人行”的成員,開了短會:“我去爭取學校相關部門的支持,崔蕾和馬光偉負責購買電話機!”銷路大好。短短幾天,新生宿舍都裝上了電話機。乘勝追擊的錢俊東帶領同事把業務擴展到周邊大學,每人負責一兩所大學,熱銷電話機,有時一天銷出2000門電話,收入高達5萬元。
錢俊東信心大增,看電視也能看出“新商機”:上海APEC峰會期間,各國元首都穿唐裝。西安曾是盛唐古都,唐裝流行勢在必行,絲綢肯定走俏!錢俊東又與同事商議:去蘇州、無錫進批絲綢!七嘴八舌的都是疑惑:“學生和商人交手會不會受騙?”“把資金砸進去會不會賠?”錢俊東不管,上網搜索了解絲綢的知識、流行花色和差價,再到當地多方比較。貨還在路上,訂單已被搶完,穩賺近10萬元。
做夢都會笑醒。錢俊東觸角更廣,四處奔波,爭取與移動西安分公司、陜西電信合作,“三人行”相繼代理了移動校園卡、諾基亞手機等業務,售出“動感地帶”SIM卡近3萬張,并策劃了“西安移動40所高校金秋校園行”活動……上半年,“三人行”直接收益近30萬。
2003年8月,“三人行”清點資產,已逾50萬,作為在校大學生,經過困難重重,終于在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支持下,注冊成立西安三人行信息通訊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