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屋”女老板的創業故事

吉普賽卷發的爆炸版,典型的淑女屋風格——花邊上衣和層層疊疊的裙子,就連襪子都綴著蕾絲花邊,跟我們看到的淑女屋海報上的人如出一轍,不過換了張成熟的面孔。看著這么齊全的一身,我有些驚訝,現在很少有人會選擇將自己包在繁復的裙里了。不過,在最初的驚訝過去后,我不得不承認,雖然已是40開外,但這身衣服穿在她身上并不顯怪異,反而很協調。匡子說話的時候眼睛亮亮的,帶著一種夢幻般的表情。這是一個習慣于沉浸在自己情感世界中的女人,非常感性,以至于說起老家武漢,她甚至激動得紅了眼眶。
匡子覺得自己的衣服適合三十歲左右的“成熟少女”,我不知道她是怎樣定義“成熟少女”的,按我的理解是:雖然成熟了,但和她一樣,依然對生活抱著夢想,并堅守著這個夢想的女人。
故鄉的梅園是她第一次上演“天鵝湖”的舞臺,街邊的歐式建筑是她“念故鄉”靈感的源泉、爸爸電唱機里的“秋蟬”一直在她心中吟唱……十多年來,所有這些美好的記憶,都在“淑女屋”品牌中演繹著。她真誠地、執著地尋找著遠逝的夢。
淑女屋
夢實現的地方
1991年,26歲的匡子南下深圳,在那里她開設了第一家“淑女屋”專賣店。十年時間,“淑女屋”迅速成長起來,至今已在全國開設了百余家連鎖店,成為年輕女性們的擁戴品牌。
對于這樣的成績,匡子感慨最多的并不是成功的艱難,而是圓夢的喜悅。
“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女人,當時創立這個品牌的時候,就是因為曾夢想過自己就是故事中優雅的淑女。”幼師畢業的匡子愛好聽音樂、讀小說、看戲劇,特別是古典戲劇,她常常沉浸于劇中的情節中,感動得一塌糊涂。“相比起來,我更喜歡看悲劇,悲劇美是任何一種情緒都無法替代的。快樂固然是好的,但我覺得它很短暫,而悲劇常常令我唏噓良久。”
|